■ 张末含
一般人看来,创造奇迹的人都有某些过人之处,虽然不一定是人中龙凤,至少也是出类拔萃,但是创造世界单人海难最长时间生还奇迹的人,却不折不扣是一个普通人。
潘濂(1918年—1991年)出生于海南文昌县(现文昌市)公坡镇岐山村,16岁出岛谋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他成为英船贝洛蒙号上的一个侍应生。1942年11月23日,贝洛蒙号不幸被轴心国潜艇的鱼雷击中,他仅依靠一件救生衣和一只救生筏逃生,并在海上单人漂流133天,创造了人类生存的奇迹,也创造了单人海难最长漂流时间的世界纪录。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了解此事后,亲自给他颁发了不列颠帝国勋章。1987年,他返回故乡岐山村探亲,受到热烈欢迎。1991年1月4日在美国病逝。
近日,由南方出版社出版的《绝境求生创奇迹 海上英雄扬威名—中国的鲁滨逊潘濂》(以下简称:《中国的鲁滨逊潘濂》)一书如实记录了这位普通人创造奇迹的经历。作者陈立超是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的一名公务员,他用生动的文字记叙了这位传奇人物的曲折经历。
全书史传相结合,玉映而珠联。既写个体命运,也写家国悲欢,既突出了潘濂生活的时代背景,又彰显了人物事迹,将传主生平与社会演进融为一体。开篇即介绍民国时期海南政局不稳,战事频繁,民众生活困苦,为我们展现了潘濂所处的社会背景,复引出潘濂背井离乡漂泊海上的艰辛历程,以及绝处逢生后破除西方种族歧视成为中国人民心中英雄的光辉事迹,宏观把握潘濂与中国社会发展的血肉联系,将传主定位于历史洪流中书写,透视旧中国与新中国的兴衰更替,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史学功底。
全书史与论相结合,富有现实关怀。作者在诠释潘濂独自漂泊的历程时,着重描绘了潘濂在海上的绝望与坚持,列举了中外多国报刊和史料,以佐证传主经历的传奇,并感叹潘濂以自己非凡的经历向世人证明了人的精神和体能的巨大潜力。发现昔人旧事已不易,欲将其整合尤难,本书不止于仅仅整合既存史料,而是忠实记录往昔之人与事,尽量贴合历史现状,并面向未来,为读者和后继读者计,融入跨时代意味的论述,以延长历史人物和史书本身的生命力。
读罢此书,让人掩卷长叹,既让人感慨旧时代普通中国人的苦难,又感慨生命力的顽强,困境之中能够爆发出惊人的潜力。由于历史资料匮乏,作者及其团队不仅数次实地走访潘濂的家乡,而且几乎穷尽国内报刊档案来搜集第一手资料,幸有所获,历时一年,终成此书。
本书熔文学、史学于一炉,既是总结潘濂一生的个人评传,又是展示旧中国政局动荡、主权沦丧的历史画卷。
这是一本可以面向广大读者的著作,全书文笔流畅易读,作者笔锋常带感情,虽是人物传记,却不囿于人物生平,而是让读者透过人物本身看到潘濂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看到旧社会民众的悲惨生活,看到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走向新时代的艰辛不易。我们今天阅读潘濂的传记,不只是为了解他度过了怎样的人生,更希望从他的个人史角度,去认识和把握那代人所生活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历史及其百年后的当下启迪,并让潘濂的英雄光辉得到传承与发扬。这正是本书现实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