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娜 苗宁
关键词:传承弘扬
● 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可避免会有各种社会思想的传播和碰撞,这无疑会对琼崖精神的传承带来冲击和挑战,为此,唤醒人们的红色记忆刻不容缓。
● 讲好琼崖故事,传承琼崖精神,必须与时俱进,需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推动传统话语向时代话语转换、单向话语向互动话语转换。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琼崖精神作为海南特有的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的旗帜意识、坚持斗争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担当的进取精神、民族团结的人民立场、共同奋斗的拼搏态度。在海南大力推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坚守琼崖精神的本色初心,创新琼崖精神的传承方式,从而为自贸港建设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成为亟待推进的时代课题。
数字赋能传播,重塑传承精神,拓宽琼崖精神传承方式。在当今数字经济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面临“边缘化”“去中心化”“碎片化”等问题,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社会思想的传播和碰撞,这无疑会对琼崖精神的传承带来冲击和挑战,为此,唤醒人们的红色记忆刻不容缓。因此,要“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在数字时代,传承琼崖精神,要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同步推进的方式开展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琼崖精神宣传教育。
在线下,要提升红色文化数字化体验,打造“沉浸式教育”,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主题游戏等数字技术让受教育者把枯燥的理论学习转化为互动化、视觉化的体验,创新教育的呈现形式,激发人们对于海南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人们更深刻地领会海南红色文化背后的伟大精神。在线上,要推动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开展“指尖上的教育”。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网络传播平台开设琼崖精神教育专栏;通过短视频、微课堂、趣味漫画等鲜活方式激发群众学习热情、提升群众学习体验。
此外,做好红色文化数字化展示,构建“共享式教育”,借力移动互联网数据存储、资源共享、信息互联的优势,以数字扫描、数字化图像、数字化文本、数字化音频等方式,将琼崖精神相关的文物、图片、档案、学术科研成果、文学艺术作品、主题教育课程等进行云端的归纳、整理和系统化处理,搭建起精品教育资源库,做到主题教育资源的实时更新,推动“资源共享、精品同听、教员共育”。
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产业,创新琼崖精神传承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好海南琼崖纵队纪念场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红色资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海南红色资源丰富,革命遗址和红色文化遗产星罗棋布,为红色旅游产业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今,海南省以点、线、面的方式盘活了各个市县的红色资源,推动了红色旅游与多种业态跨界叠加,打造了“红色+海洋”“红色+扶贫”“红色+研学”等旅游产品。
但海南红色旅游产业的顶层设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需在红色旅游资源串联、区域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系统性开发等方面发力。同时,海南的红色旅游景区普遍面临着教育功能不足的问题,大部分红色景区的内容并不丰富,仅限于遗址参观、档案图片和解说文字的简单展示,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对教育性和互动性均有较高要求的复合型红色旅游的需求。“要打造精品展陈,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挖掘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一要“全省一盘棋”,引导全省红色旅游产业朝着“共谋划、共开发、共联动”的方向发展;二要推动海南红色旅游模式创新,研究“互联网+”海南红色旅游的新型模式,比如依托媒体平台,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手段,加快全岛联动,树立起海南红色旅游品牌形象;三要着眼海南红色文化与潮流文化相结合,加快推出系列海南红色文化周边文创产品,精心打造以琼崖精神为主题的优质文艺作品,不断延长海南红色文化事业的产业链,从而拓宽琼崖精神的传承模式。
打造教育阵地,推进协同育人,优化琼崖精神传承机制。“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传承琼崖精神是应有之举。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琼崖精神传承的起点,应将追寻红色足迹融入家庭教育实践,推动琼崖精神中所蕴含的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团结奋斗等优良品质贯穿于家庭教育的基本场域中,把红色基因植入子孙后代精神血脉,使他们将优良的精神品质作为自己的价值标杆和行动指南。
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海南大中专院校应当充分利用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将琼崖红色故事、琼崖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依托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讲好琼崖故事,着力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推动理论教学话语与实践教学话语的协调互动、有机统一,提升受教育者对琼崖精神的认同度。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一方面,在海南建设自贸港背景下,要大力推进社会资源开发共享,充分利用好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培养民众的道德情操,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增进政治认同。另一方面,加快推动海南红色文化融入社区教育。要整合区域范围内的优势资源,强化社区红色文化队伍建设,健全传承琼崖精神的社区教育制度体系,构建起传承琼崖精神的社区实践体系,实现社区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讲好红色故事,转换话语表达,提升琼崖精神传承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但要讲好琼崖故事,传承琼崖精神,必须与时俱进,需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推动传统话语向时代话语转换、单向话语向互动话语转换。以白沙起义为创作背景的革命题材歌舞剧《追寻》,用质朴的语言讲出了海南人民自觉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精神,可见只有增强红色故事的贴近感、亲切感、说服力,才会让琼崖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深耕本地资源、拓宽全球视野是新时代讲好琼崖故事的重要方法。琼崖精神内涵丰富,从“孤岛奋战”“山不藏人,人藏人”到“红旗不倒”,讲好琼崖故事不仅要深耕海南,以群众关注的视角挖掘典型事件、典型人物,让红色故事有思想、有灵魂、能共鸣,更要以自贸港建设为契机,立足全球,深入提炼闪烁在红色故事背后的中国情怀、人类价值、时代价值。将琼崖精神中情绪感染力强、共情体验佳的具体故事融入国际交流、促进文化交融,更利于在世界舞台唱响“海南声音”,让琼崖精神在全球绽放光芒。
艰苦卓绝的琼崖革命,造就了彪炳史册的琼崖精神。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琼崖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作者杨娜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大学教授;苗宁系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