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宁玥
繁复华丽的龙被、纹样精美的织锦、刻满岁月痕迹的藤编和木制器具……走进白沙黎族自治县一家即将开业的民营公益性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非遗工艺品和黎族老物件。它们被分门别类收纳在不同的展柜中,或鲜艳细腻,或质朴粗粝,展露经过时间的淘洗和沉淀的痕迹,无声诉说着黎族儿女的纷纭往事。
“一共1300多件,远古的黎族先民的树皮衣,近期的有黎族老一辈制作的双面绣和各类农耕工具。”收藏这些物件,博物馆创办人符建阳花了20多年,“透过它们,你可以感受黎族工艺之美,看到黎族人的记忆与智慧。”
现如今,这些得来不易的藏品,终于要和大众见面了。
每件藏品都是历史见证
一件件展品,是通往古老岁月的门,是封存记忆的盒子。“黎族人没有文字,这些物件记录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符建阳讲述与这些展品初次“见面”的场景。
树皮衣相当罕见,符建阳在一间船形屋的角落里发现了它们。常见的踞腰织机是几根长短、大小不一的竹棍,而符建阳收藏的几套,上面都雕刻着精美图纹,“你看,有刻花鸟的,也有刻图腾的,说明一些家境殷实的黎族先祖,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了,对器物有自己的审美。”
最具生活气息的,是各类手作的器皿和生产工具——藤编的器皿结实耐用,制成衣篓、米篓、腰篓,做成茶壶茶杯能滴水不漏;另外,还有动物皮做的腰包、牛角做的火药桶、牛皮凳……
众多展品中,最罕见的就是一条《婚礼图》织锦筒裙,是符建阳在三亚好不容易才找到的。裙身用织锦艺术记录了黎族婚礼上“迎娶”“送娘”“送礼”等主要场面,可以看到长长的队伍中,有人牵着牛,有人举着火把,中间是一群轿夫抬着新娘的大花轿,栩栩如生。“这种筒裙是黎族姑娘出嫁时到婆家拜堂时穿戴的,一生中只能穿一次。”符建阳说。
攒够千元踏上收藏之路
收藏是一门“烧钱”的爱好。而原本家境贫寒的符建阳,是如何走上这条路,并坚持至今的呢?
“一开始接触非遗工艺品,是为了赚钱。”符建阳坦言。2001年,符建阳偶然遇到一群岛外来的商人,在白沙挨家挨户收购黎族手工艺品。那时,许多技艺还未纳入非遗项目,符建阳只觉得有钱可赚,便帮这些商人四处搜寻物件。
起初,他搜罗到的黎族工艺品,在怀里还没焐热,就卖出去了。时间一长,他却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有些东西家家户户有,有的卖了就再也找不到了,长此以往,我们黎族文化的根就丢了!”符建阳心绪复杂。
2003年,终于攒够1000元本金的符建阳,决定开展自己的收藏事业。钱不多,只能“一边卖些黎族人可以制作生产的工艺品,一边留存些罕见的。”他收藏的第一件工艺品,是白沙特有的鸽子纹双面绣,这是他母亲最爱的纹样。
为黎族人留住无价之宝
二十多年来,符建阳攒了不少藏品。前来鉴宝的,无不十分艳羡:“这些东西很值钱吧,卖出去可就发财了。”可他只摆摆手,坚定地回答:“我不卖!”
在他看来,这些可都是黎族人的无价之宝,他只是有幸成为这些藏品的看守者。
“当年,大家把这些老物件卖给我,都是生活所迫。”符建阳说,一些废弃的耕地工具也就罢了,这些手工制品,都是黎族人在那个自给自足的年代,为自己和家人制作的,附着制作人的巧思,寄托着一家老小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若不是为了生计,谁都不愿意掏出来。
如今,这些老物件全以展品的形式,回馈给社会大众,总算了却符建阳多年来的一桩心愿。“这是第一步,等博物馆运作起来后,我还要在周围打造一些非遗技艺体验课,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未来常看常新、常学常新。”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