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习霁鸿
臭气熏天的污泥也能变成供不应求的“香饽饽”?
当然可以!
近日,在位于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的海口市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海南日报记者见识到了神奇“魔法”。
基地里热浪阵阵袭来。按理说污泥应当在高温里发酵得越发恶臭,但记者却几乎闻不到臭味,而是焦味更加明显。这股焦味正是污泥经过处理之后烧制出的环保砖的味道。
“想要成功实现变形记,少不了最严酷的淬炼。”海南益民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益民公司)副总经理吴先孟指着眼前几个大型圆柱体说,这就是烧制环保砖的窑炉,里面的温度高达约1000摄氏度。
实际上,高温淬炼已经是污泥改头换面的最后一道工序。
海口市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污泥由有机物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等组成,含水量高达80%左右,流动性强,而且含有病毒、病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这样的污泥,海口每天大约会产生350吨。如果不经处理直接丢弃,会破坏环境。
“其实每个废弃物都有利用价值。”吴先孟说,污泥中含有超过30%的有机物,这就是其价值所在。
如何才能以更加环保的形式处理污泥?或者,想象得再大胆一点:有没有可能变废为宝,把污泥卖出好价钱?
2023年,基地开始正式运行,目的就是从污泥中挑出这有价值的30%并实现变废为宝。该基地的运行也填补了海口市政污泥资源化利用领域空白。
在基地,经过污泥处置和资源利用系统、二次码烧和单层干燥系统等专利技术,污泥的含水率被降低,恶臭也得到有效消除。
吴先孟领着记者来到一套“顶天立地”的大型自动系统旁。记者看到,该系统的脱水机、混料机、烟气处理装置、气化热风炉等各个部件正在有序运作。经过这个系统,含水率80%的污泥将脱水至60%-65%,再利用余热换热器把隧道窑中的余热进行污泥干化至40%左右,保证在无氧的状况下,送入热解碳化反应釜,让污泥被碳化,产生大量具有一定热值和活性的碳渣。
在这个过程中,污泥中的各种细菌经过高温实现了灭菌,其中的重金属则是经过高温氧化,使其钝化、灰分固化,从而失去活性。而最终产生的碳渣就是环保砖等烧结建材的原料,其余热还能被用于烘干。
最后,再经过高温炼烤等烧制工序,污泥就能摇身一变成为环保砖,售价比普通砖高,却因其抗压强、防火佳、隔音好等特性,依然广受欢迎。
海口市水务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海口每天有250吨污泥运到该基地进行处理。该基地投产一年来,累计资源化处置污泥7万吨以上,占同期海口市政污泥总量的73%以上。
“污泥资源化利用是海口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海口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助力海口“无废城市”建设,下半年还将启动基地二期建设,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投用。建成后,该基地每年处理固体废物量将达到140万吨。
(本报海口5月5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