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口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副护士长陈艳玲:
幕后英雄的无菌使命
陈艳玲在整理手术器械。

  ■ 本报记者 刘梦晓 实习生 张佳男

  在医院中,有这样一个部门,它不直接面对患者,却与每一台手术、每一次治疗的安全息息相关。它就是消毒供应室。

  在消毒供应室里,还有这样一群忙忙碌碌的幕后英雄,他们每天行走在细菌和消毒液之间,他们的每一次工作,都是为了创造无菌条件。海口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副护士长陈艳玲就是其中一位。

  有22年医务工作经验的陈艳玲过去在手术室开展护理工作,最近2年,她加入了消毒供应护理团队。

  “消毒供应室是一个医院的心脏,是一个吐故纳新,提供医疗器械、器具,保障医疗物品及时供应的部门。”在陈艳玲眼中,消毒供应室是平台科室,更是医院感染防控的焦点和重点。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消毒和灭菌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她介绍,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内承担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消毒供应室日常的工作就是回收、分类、清洗、干燥、消毒、包装、灭菌和发放物品。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却和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息息相关。

  器械不会说话、不会提醒,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只能通过细心、耐心、专心来把握好每一个细节。他们每天给器械“检查身体”,查看它的身体情况如何,如果不能正常工作,是需要“退休”还是“维修保养”,这些全都需要他们做出专业判断。

  让陈艳玲印象深刻的是不久前,部分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后的器械出现了大面积的白斑,似水垢又似油斑,严重影响了清洗质量。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后续的任何工作都是白做。”于是,陈艳玲带领团队开始了抽丝剥茧的排查。

  在排除了人为因素和设备因素后,团队将目光转向了水质。他们对水处理系统的入水口、出水口、终末漂洗出水口的水质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电导率、微生物含量等指标均超标。团队在对水处理系统的滤过膜和滤芯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虽然离设定的更换时间还有4个月,但滤芯和滤过膜已经出现了问题。更换滤芯和滤过膜后,器械的清洗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白斑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陈艳玲激动地说:“看到检查结果及清洗结果那一刻,感觉像完成了一项重大的实验。”

  长久的工作经验积累下来,让陈艳玲经常感慨,“每一名消毒供应人员都得是一个杂家,科室里的人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非常广泛,这需要每一个人都时刻强化学习。”

  作为医院里的幕后英雄,公众鲜少关注他们,但人们深知,医院少不了他们。“我们要用最专业的态度,面对每一次工作。”陈艳玲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民生新闻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世界新闻
   第008版:健康周刊
特别的守护 平凡而温暖
铅衣铸铠甲 愿做提灯人
不做手术却最懂手术的“大管家”
幕后英雄的无菌使命
看“脸色”行事的“婴语翻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