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逐步完善野生稻保护体系
已收集保存野生稻种质资源3000多份

  本报金江5月18日电(记者陈彬)5月17日,位于澄迈县的省级热带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一株株从各地采集而来的野生稻,正栽种在基地里。每个栽培盆里都插上一块写有数字的白色小牌子,标记出分属不同居群的野生稻。

  顶着烈日,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海南野生稻保护与创新利用团队助理研究员翟李楠正和同事们细心观察野生稻的生长情况。“这些都是科研人员历时十多年,花费大量精力从全省各地采集而来的野生稻。”翟李楠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后续进行的野生稻表型性状以及基因鉴定等工作,将为水稻育种提供重要的优质资源。

  何为野生稻?野生稻既是水稻种业创新的“基因芯片”,也是水稻生物技术研究重要的基因载体,具有抗病、抗虫、耐涝、耐寒等遗传性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物质基础。这一株株野生稻,看起来很像田野里的杂草,若非专业人士仔细甄别,一般很难被发现。海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效宁介绍,与生产上应用的栽培稻相比,野生稻具有穗粒小、芒长、成熟后易脱粒等特性。由于形似野草,且多生长在水沟、小溪、林间等地,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容易遭到人为破坏,一些自然居群正在逐渐萎缩甚至消失。

  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稻种资源,从2002年开始,在国家部委和省里扶持下,省农科院系统开展了野生稻调查收集保护工作。科研人员们跑遍全省各地乡镇,在田间地头、沟渠溪流、山林树荫里耐心寻找,直至2014年,查清了海南野生稻居群的精准信息,采集并保存了海南野生稻种质资源3000多份,为我国水稻育种和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材料。

  经过系统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发现的3种野生稻种类(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在海南均有分布。“海南现存的野生稻总自然居群数有154个,从全国范围来看,海南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利用价值也是最高的。”王效宁介绍,通过保护利用野生稻优异资源,目前已创制出一批抗旱、抗病、抗虫和耐盐的水稻新品系。

  近年来,我省对于野生稻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先后建立了6个国家级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对野生稻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三亚建立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材料最多的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全球21种类型、1万多份野生稻种质资源,并在澄迈县建立省级的野生稻异位保存圃,初步建成了原生境保护和异位保存相结合的保护体系。此外,在我省启动建设的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中,专门设置野生稻保护与共享利用岗,为进一步促进海南野生稻保护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将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原生境保护点建设,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原生境保护点,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三级野生稻原生境保护体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5版:中国新闻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中国/世界新闻
   第008版:文化周刊
海南医疗器械产业“量质齐升”
在文旅交融中体验海南之美
故宫博物院藏海南文物特展在省博开展
海南逐步完善野生稻保护体系
定安打造“三圃一园”探索海南油茶高产路
大田保护区里的“明星”见面会
三亚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完工
村里来了“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