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 项张国

  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往哪里走,综合运营成本是关键决策依据。除了人工、租金、水电、物流等经营性费用,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样是经营主体考量的重要因素。不同于针对经营性费用的降本减负,制度性交易成本通常靠企业自身努力无法降低,且种类繁多、弹性较大、边界模糊。如何将制度性交易成本曲线向下移动,既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更是海南自贸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必答题。

  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基本范畴

  制度性交易成本,也叫体制性成本,指政府的各种制度工具所带来的成本,也就是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因遵循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所付出的经济、时间和机会等各种成本或费用。

  从成本形态来区分,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显性成本包括税费、融资、涉企收费等,近年来,各地政府充分用好缓、免、减、退、返、补等一系列组合拳,财政尽力而为、政策能出尽出、费用能降则降,用“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切实为企业减了负。隐性成本包括各种市场准入限制、审批许可、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交易成本等,以及协商与决策成本,它们更隐蔽、更复杂,难以直接体现在账面上,往往更易于影响经营主体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其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信心和预期。

  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企的影响因素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其实便是追求资源配置成本最小化的公共性制度,以实现制度的有效供给,优化政府与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政府端来看,影响当前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企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政府职能越位。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力度,取得较大成效。但从实际来看,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力度不够,行政审批行为不规范,网上审批流于形式等,企业办理某些审批事项,依旧需要耗费较大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人力成本,制约了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职能缺位。供需信息不对称,是企业融资难、用地难的重要原因。政府信息公开不够、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往往会增加企业获取生产资源要素的成本。此外,政府监管的缺位,也会导致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加。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创新成果被侵犯,增加维权成本。

  政府职能错位。行政权力的自由裁量空间过大,会导致权力寻租、权力滥用等问题发生,政府采购和招投标不够透明、不够公正,以及办事拖沓敷衍、推诿扯皮,地方保护、市场垄断等,这些权力的异化都会显著增加企业的经营负担与风险。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

  只有更好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大动力。活力如何激发?关键是让企业轻装上阵,放开手脚谋发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一方面,制度性交易成本是经营主体面临的刚性成本,降低这一部分成本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厘清剔除不必要、不合理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也有助于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打通阻碍经济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可以说,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海南省委、省政府密集出台了一揽子政策,以务实的举措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新突破。当前,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同时,制度性交易成本要“瘦身”,更要防反弹。为此,需准确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把握好“张”与“弛”的关系。政府对市场的行为管理越规范、科学,制度性交易成本越低。一要合理放松对市场的管控,通过持续深化“极简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准入准营门槛,同时加快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赋予经营主体更多的主动权;二要切实提高政府监管效能,大力推进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扎实推进营商环境领域相关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把握好“标”与“本”的关系。制度性交易成本居高不下,背后是一本本历史遗留的“旧账”,要想真正将其降下来,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一是要全面清理涉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加快修订或废止妨碍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举措;二是要加快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建设诚信政府,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不让权力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成为企业发展路上的“中梗阻”。

  把握好“远”与“近”的关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任务,面对不同经济形势、不同经营主体,需动态调整降本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做到阶段性减免与制度性减负的协调配合。比如,海南一方面可以延续和优化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一方面则需在更大范围内试行“零关税”和“低税率”政策,研究推进“简税制”,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优惠政策。

  总的来说,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关键。海南要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提升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同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政府与市场优势互补、协同发力。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既要转变施政观念,把管理理念转变为服务理念,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又要用好创新这把“钥匙”,如用好“土地超市”“机器管招投标”等改革创新成果,从制度、技术等多层面化解降本减负难题。

  (作者单位: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企业促进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关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第004版:民生新闻
   第005版:理论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世界新闻
构建新型生产关系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自觉做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模范
把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