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海河,感受“津”夜无眠
夜幕降临,天津海河上“天津之眼”摩天轮格外耀眼。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封烁 摄

  ■ 本报记者 陈蔚林

  “哎,别睡,海河边看演唱会;嘿,绝配,华灯初上天津卫……”6月11日晚上8时许,天边隐隐有雷电闪过,豆大的雨点不时洒落,天津市海河游船永乐码头附近仍是鼓点密集、荧光闪烁。

  刚刚驱车三个半小时来到这里的石家庄游客李淳入乡随俗,跟本地市民一同席地坐在海河岸边的石阶上,以“天津之眼”为背景录下乐队的演唱,“这歌写得好,‘随时随地大合唱,氛围松弛特别棒’,这说的可不就是天津?一个巨大的livehouse(现场演出)!”

  直逼40℃的气温,抵不过海河游客的热情——新码头的开放、新航线的开航,叠加海河音乐节的品牌效应,海河风光游为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更添一把火。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也是天津文化的发源地。顺着海河一路游览,可以欣赏到这座城市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更能感受到天津百姓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天津市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超骏说,坚持规划引领、业态驱动、文化赋能,海河游船已经发展成为天津文旅的一张名片。

  徜徉在海河的每一艘游船,都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餐饮船”上,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津味美食;“演艺船”上,相声专场、乐队专场、民乐专场轮番上演……“清吧船”船长谭学龙说,自从有了音乐驻唱、酒水软饮,这艘游船就成了时尚人群的“打卡船”,在婉转吟唱中邂逅“天津之眼”、收获满目灯火,“这是独属于天津游船的浪漫。”

  6月6日开幕的第二届天津海河文旅消费周暨海河音乐节让新疆游客奇纳尔很受震撼。当天晚上,音乐节开幕式以开放式亲水游船为载体,用游船上的交响乐曲、金阜码头的发光旗舞、津湾码头的弦乐演奏、永乐码头的电光鼓舞,为游客打造了一场“海河上的流动音乐会”。

  “我们还联动了天津美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院校,依托海河和游船打造了一系列的艺术长廊、快闪演出、非遗作品展等,用这些艺术形式来讲述天津故事、传播天津文化,很受市民和游客的喜欢。”马超骏说。

  暑期将至,该集团还将聚焦年轻游客群体,持续推出摇滚主题音乐船等新业态,同时借力海河音乐节、海河文化体育节等品牌活动,策划打造更多旅游消费新场景,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把流量“引进来”。

  时针指向晚上10时许,游船行至海河意风区码头,不远处的意式风情区热闹正酣。特色的洋楼建筑群和浓郁的意大利风情吸引了大批人潮集聚。不少游客从码头下船之后,会走进历史街区感受异国文化,或者来到意大利餐馆品尝风味美食。街区商户则延长营业时间,积极参与到夜间经济来。

  记者了解到,去年6月,天津市政府印发文件,明确要打造“夜津城”场景品牌,培育夜间消费业态聚集地,打造高品质夜间消费品牌,塑造全时段特色街区和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海河,就是其中的重要载体。

  可以预知,当蓝图成为实景,游客必能在“越夜越美丽”的海河,感受“津”夜无眠。

  (本报天津6月13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取经京津冀——关注海南省党政代表团赴京津冀考察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儋洋新篇章
   第007版:新海垦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世界新闻
   第011版:文化周刊
   第012版:文化周刊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广告
   第016版:广告
天津:促进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
在海河,感受“津”夜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