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已提取文物928件套
部分珍贵文物将于国庆节前展出

  本报嘉积6月13日电(记者刘晓惠 黄媛艳)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海南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考古调查队历时一年完成了三个阶段的考古调查,已提取出水文物928件(套),部分珍贵文物将于国庆节前展出。

  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狮子鱼”号无人水下遥控潜水器,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开展了三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考古调查探明了两艘沉船的分布范围,获取了沉船所在海域海底的地形地貌特征,初步掌握了沉船遗址部分区域和重要位置的地层堆积和埋藏情况,基本明确了沉船时代和保存现状,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928件(套),制订和总结了多项深海考古调查的技术规范、策略要求和工作流程。

  其中,一号沉船遗址提取出水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红绿彩、珐华、单色釉、素三彩等瓷器,以及酱釉陶器、铜钱等文物890件(套),部分瓷器外底有款,款文有“福”“正”“太平”“吴文自造”“丙寅年造”等。二号沉船遗址提取出水原木、瓷器、陶器、蝾螺壳、鹿角等文物38件。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国家文物局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加强与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的协作,践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共识,按照“大考古”工作思路,整体推进后续的考古、保护、研究阐释和展示利用等工作,更好地揭示中华文明海洋特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国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贡献中国案例。

  观众何时可以一睹这些出水文物的风采?6月13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部分珍贵文物将于今年“十一”国庆节前展出。

  辛礼学介绍,当前考古队正在进行清理、保护、修复和测量、登记、整理等工作,待部分文物具备展出条件后将进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展厅,跟公众见面,时间预计在今年“十一”前。

  ①③④这是从沉船遗址提取出的部分文物。

  ②文物工作者使用深潜设备对水下文物进行提取。

  本版图片均由新华社发(国家文物局供图)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取经京津冀——关注海南省党政代表团赴京津冀考察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儋洋新篇章
   第007版:新海垦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世界新闻
   第011版:文化周刊
   第012版:文化周刊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广告
   第016版:广告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已提取文物928件套
琼粤桂三地首次召开反走私检察联席会议
深海考古亮点多
我省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行动
海南发布第二批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海南建立耕地电子身份证机制
6项目入围我省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等技术示范应用项目
重大项目平均审批不超过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