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亭亭
近日,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接收阿根廷政府向我国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其中包括7件青铜甬钟、3件陶俑、2件俑头、1件铜蛙、1件铜盔。此次文物返还是中阿两国打击文物走私的重要合作,国家文物局将适时安排文物回国。此次返还的14件文物中,青铜器是一大亮点,不过相较于中国百年屈辱史中流失的青铜器,这不过是冰山一角。
漂泊异乡的瑰宝
在亚欧大陆的东部,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了海量承载着时间印记的文物。“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周祭祀所用的礼器和攻伐征战所用的兵器很多是青铜所制。由于清末民国时期的战争劫掠、盗窃抢劫和近现代以来的非法出口等原因,曾作为国之重器的青铜器大量流失海外。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就收藏有不少我国流失的珍贵文物,其中的商代晚期人面盉(hé)和春秋晚期子乍弄鸟尊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商晚期人面盉的造型极为奇特,整体为圆形,器腹外鼓,一侧有流,盖面作人面形,仰天朝上,头部带有两只菌状龙角,眉眼弯弯,双目有神,极为神秘、怪异。人面纹饰的青铜器在商周时期极为罕见,目前已知另一件人面纹青铜器,是现藏湖南博物院的大禾人面纹方鼎,其与人面盉一样都是国宝级文物。
据著名文物修复专家贾玉波回忆,20世纪40年代,其曾与师傅王德山为通古斋修复这件人面盉,并指出此盉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那这样一件珍稀国宝后来为何流落海外?据说人面盉修复后辗转至上海古玩商叶叔重手中,后被臭名昭著的文物贩子卢芹斋卖至美国。当年美国电影《怪物史莱克》上映后,不少文物爱好者就怀疑史莱克的形象是仿制了人面盉的造型,对比看,人面盉的龙角与史莱克的耳朵确实很像。
春秋晚期子乍弄鸟尊也是一件国宝级文物,据推测,这件文物是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掠走的,后辗转至欧洲,也是通过文物贩子卢芹斋卖至美国。此鸟尊错金的双目圆睁,头部微昂,双翅合拢,腹部前挺,两足站立,形象传神,周身的纹饰线条错落有致,极为精美。
鸟尊后脑有竖排的四字错金铭文——“子乍弄鸟”,这也是其器名的由来。“子”应是器物铸造者;“乍”通“作”,是制作的意思;“弄”有玩弄、把玩之意。铭文大意为:“子”这个人制作了这件供自己把玩的鸟尊。
子乍弄鸟尊出土于何地曾长期是个未解之谜,直到山西太原金胜村251号大墓发掘出另一件鸟尊,此墓推测为历史名人赵简子或赵襄子的墓葬,缘于两件鸟尊相似,所以子乍弄鸟尊很可能也出土于此墓。《列子·说符·正旦献鸠》中有赵简子爱鸟的记载,在其庆生时,邯郸的百姓献鸠供其放生,有人提醒他说这样反而会使百姓们因捕捉而打死更多鸠,赵简子认为说得对。以此为据,有学者提出,“子乍弄鸟”可能应释读为“子止弄鸟”,是在提醒此尊的主人(赵简子),莫要玩鸟丧志。
归家的青铜重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加之中国文物追索力度加大,陆续有国家将流失文物返还我国,其中比较知名的青铜器有皿方罍(léi)、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
皿方罍的返还实际上指的是其器身,器盖原来就藏于湖南博物院。罍是商周时期常见的大型酒器,《诗经·周南·卷耳》云“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意为通过饮酒来忘却思念。皿方罍又名“皿而全方罍”,器名源于器盖铭文“皿而全作父己尊彝”,这件方罍是皿而全为祭祀其父制作的礼器。
此罍器高84.8厘米,全器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兽面纹、夔龙纹和凤鸟纹等,“三层花”(同时有主纹、地纹,主纹上再阴刻纹饰)的装饰极为精美,是迄今所知最高、最精美的青铜方罍。文物收藏界有“一方顶十圆”的说法,说的是方器的制作比圆器更为复杂,存世量也相对较少。皿方罍精美硕大的方器造型透着摄人心魄的气势,无愧于“方罍之王”的美誉。
据了解,皿方罍1919年出土于湖南桃源县水田乡村民艾心斋的住宅旁,艾心斋在山坡上捡肥料时发现了这件铜器。后其父艾清宴挖出皿方罍,罍身被石瑜璋高价购走。器盖则被艾清宴当作儿子艾心斋在新民学校读书的学费交到了学校,后被地方军阀周磐买去。1950年周磐在云南昆明被捕后,交出了皿方罍器盖,器盖辗转至当时的湖南省博物馆。皿方罍器身也是多次转手,后被日本人浅野梅吉和新田栋一收藏,直至2001年被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拍卖。为使其尽快“回归”祖国,我国有关方面经过艰苦谈判,于2014年3月19日与持有者达成洽购协议,才使得“身盖合一,完罍归湘”,如今完整的皿方罍被永久收藏于湖南博物院。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也是在海外拍卖中被发现,后被追索回国。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共有1组8件,包括1鼎、1簋(guǐ)、1甗(yǎn)、1霝(líng)、2盨(xǔ)、2壶,从形制、铭文、纹饰等特点来看,具有春秋早期青铜器的时代风格。难得的是,这些青铜器均有铭文,一共多达330字,字体遒劲饱满,布局错落有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的器形和铭文,观众或许难以辨识,但多会被其锈色之美征服。或因青铜的原料配比和独特的埋藏环境,不少曾国青铜器呈现出遍体孔雀蓝的锈色,这种由时间造就的美,甚至比青铜初铸时的金黄色更胜一筹。
漫长的回归之路
去年上过热搜的网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受到不少文物爱好者的关注。该剧讲述了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身为一个可爱的女孩,遇到一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人,随后两人共同踏上归家之路的故事。随着该剧走红,有网友和媒体提出“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经历了百年屈辱的历史,在国家积贫积弱的情况下,社会动乱丛生,大量文物流失国外,久别故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如今,我国已建立完备的文物进出境审核监管制度,像笔者所在的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就是国家文物局为防止文物流失建立的专门机构。
随着国内文物法律的健全和国际公约的不断完善,通过联合执法、外交斡旋、谈判协商和主动归还等方式,近些年我国已从海外追索回数千件流失文物。但这对于庞大的流失总量而言,只是区区之数。另外,国际公约的约束力仅限于缔约国,有些文物的追索还存在年限问题,很多流失文物的“回家之路”依旧漫长。要让更多文物尽快回归祖国,有赖于我国国力的增强,以及对外沟通合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近期一些国家主动归还文物就缘于此。
总体来看,文物由流失到归藏的历程,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由衰弱到复兴的历程。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还在提醒着我辈:落后就要挨打,富强方能自立!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