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7月12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横渠四句”历久弥新
“北宋五子”之一张载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的张载祠。 资料图

  ■ 阿紫

  很多人都听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而知道其作者——“横渠先生”张载的人恐怕就少了。

  张载(1020年—1077年),长安人,北宋大儒,“关学”创始人。中国历来有很多学派,但流传时间最久、千年不断、直到近现的,首推“关学”。“关学”是儒学的重要学派,因其传播及传承主要在陕西关中地区,因此被称为“关学”,它属于宋明理学中“气本论”的一个哲学流派。一方面,它体现了对传统儒学的传承;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个性特征,关注现实,关心治国平天下,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传承。由于“关学”是张载在陕西眉县太白山下的横渠镇生活时所开创,因此又被称为“横渠之学”。这一学派经历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民国时期,陕西还有牛兆濂、于右任、张季鸾、吴宓等“关学”传人。

  夏商周三代是张载心目中理想的上古社会,他一生学以致用,亲力亲为,推广西周的井田制,甚至买下田地分给横渠周边没地、少地的贫苦百姓,带领大家疏通水利,开荒种地,眉县附近好几个县都有张载井田的遗迹。这是他“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具体实践。他希望借推行井田制,建立起一种完美社会,每个人都有地种,有粮果腹,共同致富,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井田议》。这些实践非常接近社会主义制度,也很像以色列实行的集体农庄“吉布兹”。

  张载的思想境界主要体现在《东铭》《西铭》这两篇文章中。

  《西铭》是张载对自己构想的大同世界的表达,他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将人的等级提升到人人平等的地位,强调为人的责任和义务,构建了一种超越前贤的人格理想。

  冯友兰认为:“《西铭》讲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只要求在不足百年的有生之年,人尽其作为宇宙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东铭》一文则指出,学者应当在身心言动之实际处下功夫。

  张载的学术和二程齐名,“关学”和“洛学”并驾齐驱。二程是北宋程颐程颢兄弟,他们开创了史称“洛学”的学术流派,与张载、周敦颐、邵雍并称为“北宋五子”,同为理学奠基人。

  张载关心时局,很早就提出了防御西夏的军事构想,边塞重臣范仲淹对他非常赏识,不但召见了他,还鼓励他先别急着搞军事,要继续潜心研究学问。于是,张载38岁进京赶考,与苏轼、苏辙兄弟同榜中了进士,轰动一时。

  在当时,一些积极上进,充满理想与抱负的学子大多苦于政治环境的复杂,无法施展才华。张载也与苏轼一样,在官场上饱经忧患,遭遇许多挫折,最终辞官回到横渠镇,兴办了横渠书院。他的大多数时间均在读书或者讲学中度过,同时开创了“关学”这一学术流派。

  张载的思想在国外也有影响力。在1988年汉城(今首尔)奥运会上,大屏幕上曾滚动播放他的“横渠四句”,向世人展示了张载历久弥新的民本思想。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自贸港观察 焦点
   第006版:儋洋新篇章
   第007版:新海垦
   第008版:本省新闻 关注第八届海南省“百姓身边好医护”大型公益活动
   第009版:观点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专题
   第012版:专题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文化周刊
海南文史专研渐入佳境
“北宋五子”之一张载
盛夏时节话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