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心怡
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料之一,盐是怎么制成的?听到这个问题时,也许你脑海里浮现的是现代化的制盐设备、运转不停的大型机器……
7月21日,走进儋州市峨蔓镇盐丁村,这个依海而建、靠海而生的村庄能给你一个更传统的答案,当海水与日光相遇,便会出现白花花的结晶——这就是盐。
古法制盐已成非遗——村里的老人基本都会制盐
从儋州市主城区驱车前往盐丁村需要约莫1小时30分钟,从窗外飞驰的风景中不难发现,这里已是同出发地截然不同的风景。
沿着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行驶,蓝色、黑色是这里的主色调:蓝的是海天一色,情人湾、五彩湾被称为“一片不需要任何滤镜的海”,如玻璃一般清澈透亮;黑的是沿路见到的石头,或在海边,或在村落,这里的石头表面粗糙,呈现出一种粗犷的美感。
万年前火山爆发,岩浆喷涌而出流入大海,冷却后形成了玄武岩石,时光流逝,灰黑色的岩石静静地伫立在原地,不断被风化、被侵蚀、被海浪冲刷。数千年前,聪明的人们发现了这些石头的另一个用途——晒盐。
据儋州市博物馆考证,峨蔓盐田的历史起于宋代。盐丁村李氏后人介绍,其先祖于宋代自福建莆田渡海来到儋州,先落户今三都镇一带,后北迁峨蔓湾定居,以捕鱼、制盐为生。盐户们就地取材,将海边原本嶙峋的火山岩石削去一半,将截面四周留出凸边,把中间打磨平滑,做成如砚台一般的石槽,只不过,砚台里磨的是墨,石槽里留下的是盐——夜里涨潮时,海水漫上石槽,日晒后石槽里浅浅的海水被蒸发,海水里的盐分结晶留在了石槽里,村民便可以收盐了。
据统计,盐丁村约有砚状石槽7000多个,其中盐丁村民小组约5000个,灵番村民小组约1000多个,细沙村民小组约有1000个。
除了砚状石槽,盐丁村还有“棋盘式”石槽,并分为单槽和组合槽。其中单槽最为常见,是用打磨成方形的火山石拼砌成平整如棋盘的底面,四边用不规则小石块堆砌,外轮廓呈正方形、长方形、半月形或椭圆形。组合槽则由两个及以上的单槽拼接而成,如4个单槽拼成“田字槽”“风车槽”,9个单槽拼成“九宫格”等。如果从高处俯视盐丁村,成百上千、大小不一的石槽星罗密布,颇具视觉冲击。
据统计,包括盐丁村在内,峨蔓盐田共有538.13亩,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古盐场之一。2008年6月,儋州海盐晒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我们村的中老年人基本都会制盐。”盐丁村党支部书记李贤武回忆,他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晒盐,收盐时哪家忙不过来,邻居家就会一起帮忙。现在,村里如果来了游客,空闲的村民也会给游客介绍制盐方法,有时也会为游客演示。
“海味”驿站引游客——村里人有赚钱和发展的新机会
古人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千百年来,盐丁村人沿袭这种晒盐收盐的传统,在快节奏的今天仍然坚持守候着涨潮退潮、日升日落,品尝大自然带来的这一口咸香,也有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观潮赶海,希望亲手体验古老的晒盐方法。
李贤武介绍,千百年来,盐丁人靠着出海捕鱼和制盐技艺自给自足,现在古盐田引来了游客,村里也逐渐开始发展旅游业,村里最早的民宿“古盐田驿站”里,住客络绎不绝。
古盐田驿站位于盐丁村灵番村民小组,是盐丁村最早的民宿,也是目前经营得最好的民宿。还没走进民宿庭院,远远就能看到一大片紫色,一株盛放的三角梅如同一把巨大的伞,为庭院提供“花香味”的遮蔽。
树下摆放着几张桌椅,它们由废弃渔船的船板制成,玻璃下还放着漂亮的贝壳,坐在上面喝茶聊天,仿佛乘着渔船来到大海上,耳边仿佛有浪花拍打的声音隐隐响起。驿站门口有一艘“高高的船”。“这是一个船型观景台,上去可以看到整个盐丁村,往远处看也能看到海。”古盐田驿站负责人李如方介绍。
这栋白色的6层小楼共有28个房间,每一间都能看到大海,是名副其实的“海景楼”。此外,驿站里还有用浮标做成的灯罩、用渔网制作的吊床、用旧船缆绳缠绕的柱子、用海边石子铺满的装饰墙,古盐田驿站俨然被打造成一个身临其境的“海洋乐园”。
“驿站的第一批客人是之前来村里玩过的‘回头客’,当时我在家里闲着没事,就带着他们到村里到处逛逛,和他们成了朋友,后来听说我开了民宿,就又来玩了一趟。”李如方回忆,古盐田驿站开办10年来,客人来了一批又一批,其中不乏多次来盐丁村度假的“常客”。
2014年,李如方拿出全部积蓄建起了这座古盐田驿站,当时村里虽然常有摄影爱好者和游客,但村里人还未“吃上旅游饭”,也并不理解李如方。
“那时有人说我‘脑子坏了’,有在村里开民宿的钱,都可以去那大买房子了,建民宿有什么用?”李如方并不这么想。1997年退伍返乡后,他一直在家里帮忙卖盐,其间遇到许多游客到村里来游玩,却总是当天就离开,因为村里“无处可待”。“所以我想,应该开一间民宿,把游客留下来,这样就能把更多城里人吸引到村里来,村里人就都有赚钱和发展的机会了。”
千年老村玩法多——研学、赶海……寻找童年野趣
行走在盐丁村的道路上,能看到大片的仙人掌。“我们村土地不肥,底下都是硬石头,很难种植农作物。”李贤武说,只有仙人掌“要求不高”,从石头缝里成片成片地冒出来,而他童年最爱的零食就是仙人掌果实。
紫红色的仙人掌果长在仙人掌的末端,远远看去,有点像小丑的红鼻头。和仙人掌叶片一样,果子上也长满小刺。当地人掌握技巧,三两下就能避开尖刺剥出里面的果肉,果肉也是紫红色的,里面有一颗颗黑色的籽,和红心火龙果有些类似,尝上一口,酸中带甜,汁水丰沛,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对于游客来说,同样新奇的还有另一件事——赶海。夜深了,来自海口的何女士一家带上手电筒、拎起塑料桶,从古盐田驿站鱼贯而出。他们的目的地是不远处的海岸。
天色漆黑,海岸边的火山石更显肃穆,浪花拍打礁石的声音较白天更加清晰。何女士打开戴在头上的“探照灯”,仔细翻找每一块小石头,试图寻找“海洋宝藏”的踪迹。两个多小时过去,一家人在李如方的带领下收获颇丰,心满意足地回到古盐田驿站“补觉”。天亮后,李如方将他们的收获烹饪成一大锅蟹粥,热气腾腾的美食为这段海边之旅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如今,得益于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的建设,到盐丁村参观古盐田、体验赶海乐趣的省内外游客越来越多,来研学的孩子也是一批接一批。今年寒假期间,11名来自广东、四川、重庆、贵州四地的小学生来到儋州,在李如方的陪同下到千年古盐田体验晒盐、到火山海岸漫步赶海。临走时,孩子们将旅途中遇到的点滴记录下来,你一言我一语组成了一首131句的长诗《惊奇》。
“惊奇是奔向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奇是一杯热可可和三角梅/惊奇是海边摆着大棋盘/惊奇是一路的好风景……”孩子们充满童趣的表达和细腻的感触让李如方也感到“惊奇”,他将这张两三米高的长诗留下来,挂在驿站一楼客厅正中央,希望能让更多游客传递这份“惊奇”。
盐丁村打卡攻略
路线
盐丁村是儋州市峨蔓镇的一个古老渔村,位于儋州北部。如果从儋州市那大城区出发,沿着北部湾大道行驶一个小时后转入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朝着海的方向行驶便可以到达——目视前方,海边的风车显得愈来愈大,像巨人一样守卫着海湾,海边,盐丁村就矗立在那里。
美食
盐丁村用古法晒出的海盐,保留了海水自然的咸味,风味独特,传承千年。当地的老百姓使用晒出的海盐烹饪海鲜、制作盐焗鸡、炒家常菜、做老盐饮品等,将海盐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如果来到盐丁村,一定要品味这第一口咸鲜铸就的美味。
此外,在盐丁村赶海也是新颖的体验。在石头缝中翻找“宝藏”,收获小虾小蟹、贝壳等海洋的馈赠。盆满钵满之后,回到民宿厨房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海鲜粥,香气逼人。
风情
峨蔓镇以“一半火山,一半海水”的风景闻名,盐丁村也不例外。整个村子以火山岩的灰黑色为主色调,村里有100多间火山石垒成的老房子,和这些百年老屋合拍一张,或是到海边与陈旧搁浅的渔船附近“打卡”,仿佛身临其境地穿越了时空。
当然,盐丁村最热门的景点还是数千个大小不一的石槽,古法制盐的技艺源远流长,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体会古人靠海吃海的智慧。
除了盐田,村里还有许多和盐有关的建筑,不如一起来探索一下。盐丁村的盐田分布在山坡、海滩等复杂的环境里,古人们巧妙地利用火山石,在盐田间修建起了许多用以运盐的小路,称为“盐道”。盐田附近,一个个灰黑色的小房子矗立着,这是“盐府”,专门用来放置晒好的盐。
海边,火山石垒在一起就成了灯塔,细沙村民小组渔港出海口的细沙古灯塔最为出名,自明代就屹立在细沙村的海岸边,照亮这片海岸已经几百年。
村庙祠堂边修着一座敬字塔,它同样是采用火山岩精心雕琢而成。敬字塔有多个面,每面刻有梅兰菊竹,也刻有瑞兽麒麟,起着兴文运作用。
文/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心怡 制图/孙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