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伏天说“伏”

  ■ 汪志

  炎炎夏日,人们常说“热在三伏”,这不,进入7月中旬后,天气真是一天比一天热,从早到晚跟蒸笼似的。在我国民间有“夏有三伏,冬有三九”之说,所谓三伏天是指中国农历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一段时间,通常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三伏天,又称“伏天”,即初伏、中伏、末伏,是中国农历中一年最热的时期。三伏天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为了躲避盛夏酷热设立“伏日”,后历经演变,结合五行理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三伏天体系。《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伏天”一般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象征着炎热夏季的开始,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整个三伏天短则30天,长则40天,今年三伏天就是长伏共有40天,从7月15日入伏至8月23日出伏。

  “伏”,源自《礼记·月令》中的“庚午”,表达了炎热的季节对人体和大地的考验。三伏天中的“伏”,唐朝史学家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在张守节的解释中,意为“宜伏不宜动,隐伏避盛暑”,伏有躲藏之意,就是尽量躲藏起来以逃避酷热。

  “伏”字是上下结构的象形文字,上面的“卜”代表火焰,下面的“人”则是人体形象,形似火焰将人熔化的样子,形象地描述了酷暑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此外,节气中的“今日入伏”的“伏”字从犬从人,最早老祖宗是说人带着犬去打猎,人和犬藏起来等待猎物叫作伏,所有的伏都有着隐藏埋伏的含义,因此,有埋下伏笔和埋伏的说法。而入伏,就是在阳气的压迫下,阴气藏起来了,但是也相机而动,所以,三伏天才上蒸下煮地闷热。还有,伏也是提醒人们要藏起来,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可见,古人对于夏季酷热的应对之策,就是寻找方法避暑降温。所以,现在的空调、Wi-Fi、西瓜才是“三伏天”的标配。

  古时的文人墨客也对“三伏天”情有独钟,纷纷赋诗作词。魏晋无名氏《子夜四时歌其十九夏歌二十首》:“轻衣不重彩,飙风故不凉。三伏何时过,许侬红粉妆。”唐代包佶《同李吏部伏日口号呈元庶子路中丞》:“火炎逢六月,金伏过三庚。几度衣裳汗,谁家枕簟清。颁冰无下位,裁扇有高名。吏部还开瓮,殷勤二客情。”唐代权德舆《病中苦热》:“三伏鼓洪炉,支离一病夫。倦眠身似火,渴歠汗如珠。悸乏心难定,沉烦气欲无。何时洒微雨,因与好风俱。”宋代王仲修《宫词其三十二》:“三伏金藏暑正隆,火云万里日轮红。禁中自有清凉地,不借麻姑避暑宫。”欧阳修《初伏日招王几道小饮(庆历五年)》:“古云伏日当早归,况今著令许休假。能来解带相就饮,为子扫月开风榭。”

  从古至今,三伏天不仅是农事活动的重要时期,民间还有诸多与养生、防暑相关的习俗,如贴三伏贴、喝凉茶等,其中“冬病夏治”的三伏贴在一些人群中仍很流行。另外,在民间还有“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的谚语。在河北省秦皇岛,有农事谚语:“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还能荞麦。”在河北一些地方,老人们还传承“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每一个习俗背后,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同时也是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顺应自然规律的智慧。(据《中国气象报》)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民生新闻
   第006版:新海垦
   第007版:澄迈新发展
   第008版:定安观察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世界新闻
   第012版:文化周刊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广告
​沉默军团 迷雾渐开
三伏天说“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