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赛
“我喜欢去户外看鸟,并用相机拍下它们,到现在已经有4年时间了。”在海南的绿意盎然中,鸟友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她用望远镜探索着天空的奥秘,用心灵感受着自然的和谐。她,就是家住海口,今年11岁的孙艺桐。
别看孙艺桐年纪小,在海口的观鸟圈里,她可是小有名气。自小学二三年级起,孙艺桐就对观鸟产生了浓厚兴趣。听声辨鸟,是孙艺桐这几年来练就的基本技能。她常常侧耳一听,或轻轻一瞥,就能从叫声、羽毛颜色、飞行姿态等辨出鸟的种类,如今能够凭借鸟的形象或声音辨认出80多种鸟类。
孙艺桐的观鸟之路始于一次邂逅。几年前,在家后院,她发现了一只蓝色的鸟,那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胸翡翠。为了识别这只鸟,孙艺桐翻阅了大量资料,最终凭借一张模糊的照片,揭开了这只鸟的神秘面纱。从那时起,孙艺桐踏上了追鸟之路,也成为了同学眼中的小小“鸟专家”,讲述她的观鸟护鸟故事。
孙艺桐的胸前常挂着相机和望远镜,随时随地拍摄、观测、记录鸟类的数量和习性。这几年来,她的观鸟技艺日益精进。“可以说,足迹几乎遍布了海口的各个村落、大小公园,跟随专业人士的脚步一起去追鸟。”孙艺桐的妈妈讲述,观鸟人最兴奋的事情就是“上新”,每当听说有新鸟出现,自己便会和女儿一同前往观鸟地,研究不同品类的鸟类。
在孙艺桐的观鸟生涯中,最珍贵的一次发现莫过于在儋州湾观测到勺嘴鹬。这种全球仅存四五百只的珍稀鸟类,让她在寒冷的滩涂上等待了3个多小时。
对于孙艺桐来说,观鸟没有时间限制,甚至在上学路上就能完成一次观鸟。无论是觅食的八哥还是跳跃的小鹊鸲,都能让她一整天心情愉悦。每个月,她和妈妈会安排一两次外出,特意去观鸟拍鸟,而在候鸟迁徙季,观鸟频率会更高。去年,为了一睹军舰鸟的风采,她们连续到新埠岛观鸟4次。
为了更加专业地追鸟,孙艺桐加入了海南的观鸟群,与一群热爱观鸟的资深人士交流。每当遇到不认识的鸟,她就会在群里求助,也会通过一些网络小程序来凭图或声音搜索鸟儿信息。
每年的三四五月份是小鸟出巢的季节,孙艺桐和同行的小伙伴会帮助掉落的小鸟回归巢穴,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救助。
孙艺桐讲述,这几年的观鸟经历让她看到了大自然的各种美好,唤起了内心对鸟儿和大自然的保护意识。除此之外,她也有特别的收获,比如培养了自己的专注力,还对很多生物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如种子的传播和大自然中的生物链知识。
在学校里,孙艺桐经常跟同学们分享各种鸟类知识,甚至通过学习跟鸟有关的各种成语,认识了许多生僻字。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里面的鹬,‘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里面的雎鸠等,都是自然界常见的鸟类。接触观鸟之后,孩子的世界不再只有燕子、麻雀、乌鸦等,通过观鸟,孩子的视野更加广阔,也更加热爱这座城市了。”孙艺桐妈妈讲述,观鸟也成为了一项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家人曾一起在夜间去寻找猫头鹰(学名领角鸮),曾经怕黑胆小的孙艺桐因为观鸟变得越来越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