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亚辉 符攀婵
“海南”之本意原为大海之南,即从岭南地区跨越大海才能到达的地方。千万年前,因火山喷发与地壳运动,导致琼雷断陷而海水浸没,推动海南成为“岛”。从中原看海南,海南地处“天之涯”“海之角”;从海南数中原,海南自始至终都与中原相生相连。在五千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海南岛各族人民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积极参与者、努力推动者和重要贡献者。
历时两年有余,海南完成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海南卷》(以下简称《海南卷》)编纂工作。编纂中,编纂者对与海南相关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材料,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普查、勘验和扫描,辑录的史料文献和图片资料,亦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海南各民族自先秦至民国,在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程中的史实过程及其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编纂者着力提升书稿的规范性、学术性和创新性,力求使《海南卷》成为一部以史料编纂为主体内容、经得起历史检验、能体现海南史学发展水平的学术著作,以求为后续学术研究奠定重要的史料基础与学术引导。
纵观海南千百年来各民族在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历程,所发生的重大史实,所产生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令《海南卷》编纂者久久难以忘怀。试略举几端如下。
汉武帝设珠崖儋耳两郡,首度将海南岛纳入中原王朝版图。《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于元丰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海南岛正式设立珠崖、儋耳两郡,这是中原王朝在海南岛最早设置的政权机构。从此,海南纳入中国之版图,岛上世居黎族先民亦成为中华民族之一分子,参与到各族群交往交流交融进程之中并发挥主动作用。汉武帝在海南岛设立郡县后,先后往珠崖、儋耳两郡迁徙流放中原汉人,并使之与黎族先民杂居,由此使汉族语言和中原礼仪习俗得以在海南传播。据《宋书·合浦》记载,至魏晋南北朝,包括海南岛在内的交趾地区的政权机构设置虽有变化,但海南岛始终都在中原王朝的管辖之下。
铜鼓作为礼器和乐器,千年径流海南各地。铜鼓既是古代俚人娱乐、祭祀、传信、报时、节庆活动的工具,亦是显示其政治权力、社会地位和财富之重器。《隋书·地理志》记载:“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作为古代骆越、俚僚分布区域,海南各地陆续发掘出土汉代铜鼓,款式形态多属北流型、灵山型、石寨山型之类。海南出土铜鼓,实证了海南黎族与岭南百越各族群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体现出海南与岭南地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源远流长。
冼夫人举义旗,率岭南各民族归附中原王朝。南朝中后期,交趾地区官府腐败,导致民众多有起义反叛。冼夫人深明大义,多次剪除地方割据势力,召集各族首领归附朝廷,隋统一后,冼夫人率岭南各族民众主动归顺隋王朝,以促进民族融合,推动社会文明进程。隋文帝曾降敕书慰勉之:“夫人情在奉国,深识正理,直训导子孙,敦崇礼教,遵奉朝化,以副朕心。”史载,冼夫人以南方各民族之首领身份历事梁、陈、隋三朝约80年,她事国以忠,亲民以德,施政以仁,治兵以义,因此恩播百越,威震南天。她明大体识大义,数次平定匪贼与叛兵,既安抚百姓又绥靖地方,促进民族团结融合,实为泽被岭南族群安居乐业,对中华民族大统一作出重大贡献。周恩来曾赞誉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被贬官员谪居海南,传播中原文化。唐宋时期,多有朝廷重臣和文化名人被贬海南,他们带来中原文化,推动海南之民风开化,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实为强化海南与中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史载,先后被贬海南的朝廷重臣有:李德裕、李光、李纲、赵鼎、胡铨等人,被贬海南的文化名人有:王义方、苏东坡、苏过等人。他们谪居海南,或以身为则,言传身教,示范中原风俗风尚;或结交黎族民众,启发文思,传播中原文化;或直抒胸臆,实录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留下名篇华章;或开办学堂,讲授诗书,培养弟子,开海南弟子科考取士、入朝为官风气之先。他们虽为谪居,实为海南文化开化作出努力,更为海南与中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作出重要贡献,为史书留下浓墨重彩之篇章。
海南文人展露才智,为中华文化锦上添花。宋代以降,尤以明清为甚,随着中原文化对海南的长久浸润哺育,各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渐深化,海南岛亦涌现许多文人大家。他们引领海南文化发展,亦主动融入中原主体文化进程,为中华文化奉献添彩。这些海南文人中,有“海南四大才子”的丘濬、王佐、海瑞和张岳崧,有“海南三贤”之一的邢宥,有“岭南巨儒”的钟芳,有史称“岭南人士之冠”的唐胄,等等。他们深受中华文化哺育,以其精华塑己灵魂,内心激荡着修齐治平的壮志情怀,或入朝为官,官至尚书侍郎,成为一代名臣;或著书立说,创新文化,成就学问,成为著名大家。
黄道婆携海南黎族纺织技艺重返故土松江乌泥,传播技艺,泽被民众。《正德琼台志》记载,黄道婆(1245—1330)年轻时在崖州师从黎族人学习种棉、摘棉、轧棉、纺纱、染色、织布等技艺,并加以改进提升,织出五彩缤纷的“黎锦”花被,享誉远近。三十年后她重回故乡上海松江乌泥泾,向当地民众传授“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改造“捍、弹、纺、织”等棉纺器具,促使纺织效率大为提高,所织被褥巾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史称“天下仰食者千余家”,黄道婆亦被尊为“布业始祖”。
黎族精织龙被,朝贡中原王朝。龙被是海南黎族纺、织、染、绣工艺中难度最大、品位最高、技术最复杂的织绣精品,在民族文化心理中享有崇高地位,成为黎族民众进贡朝廷的珍品。龙被图案多为蟠龙、凤凰、麒麟、鲤鱼、百灵等吉祥鸟兽,尤以祥鸟瑞兽成双成对、花团锦簇、迎祥纳福者最为流行,其绚丽斑斓,色彩夺目,颇为耐人品赏。龙被作为海南民族织锦珍品,生动体现出海南黎族织贝技艺与中原审美体系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交相辉映,一脉相承。
琼崖纵队高擎革命红旗二十三年,迎接解放大军渡海作战。《琼崖革命斗争史料系列丛书》记载,琼崖特委和琼崖纵队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指导下在海南岛建立的党组织和革命武装。她创建于1927年的白色恐怖中,历经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椰子寨的枪声,到母瑞山的坚持,到六连岭的奋斗,再到五指山的壮大,直至1950年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打垮国民党守军,迎来海南全岛解放。二十三年间,琼崖特委及其领导下的琼崖纵队,坚持孤岛奋战,战胜艰难困苦,保存革命火种,勇擎红旗不倒,以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凝聚成琼崖精神。
《海南卷》之断限,起于先秦止于民国,辑录的史料涵盖“传统文献”“考古文献”“档案公文”“报刊资料”“近代著作”“文集、日记、书信、回忆录等”“近代地方志”“史料汇编”“社会调查资料”“民间文献”“民族文献”“域外文献”“其他文献”等十三个史料类别,相应地设置了十三个分卷。为突出海南“三交”史料汇编特色,编纂者增设“龙被资料”分卷。由此,《海南卷》共含十四个分卷,全稿总计1396条史料、80余万字。
(作者分别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海南卷》首席专家、课题牵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