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 南国都市报 | 南海网 | 南岛晚报 | 证券导报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13年04月15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2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中西艺术 造无极之境
———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的人生及艺术之路
  晚年赵无极
  赵无极早期代表作《百合花》
  赵无极作品 《大地无形》
  赵无极作品

  文\本刊特约撰稿  马良

  4月9日,法籍华裔绘画大师赵无极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2岁。赵无极是一个写在现代艺术史册上的名字,他的绘画作品运用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技法,抒发了飘逸玄妙的东方心性,其独特的极具个性的绘画风格使之成为闻名当代世界画坛的抽象派绘画大师。

  无极,中国哲学中一个喻指“无边际、无穷尽”的至高无上的潜台词。以赵无极为名,若不能在世间扬名立万,恐要被人耻笑的。4月9日以92岁高龄辞世的法籍华裔艺术大师赵无极以其毕生努力,做到了举世闻名,不负祖望。

  前去法国取经

  赵无极1921年2月13日生于北京,是宋朝皇族的后裔,6个月大时就随父母迁居祖籍———江苏南通。其祖父是名秀才,父亲是银行家、收藏家。“无极”这个名字,就是信奉道教的祖父给他起的,这一哲学思想也构成了赵无极艺术理念的内涵。

  用不着复述赵无极传奇的艺术经历,他自己就曾作过最好的描述:“我是14岁考入杭州艺专学西画的(与朱德群、吴冠中是校友,三人均留法,称为”留法三剑客“),老师是吴大羽和潘天寿。记得潘先生当时总是要我临摹古画,我不太同意,考试时在试卷上涂了一片大大的墨团,题上‘赵无极画石’,老师气得要开除我,是校长林风眠把我保了下来。在国内,我对传统的中国画观念不太能接受,感到中国画给人看的多半是死的东西”。

  “毕业后我留在杭州艺专任教6年,林风眠要我改风格,我不太同意。我习惯于慢慢地变。这时,我在心目中选了艺术之都法国。”

  “1948年4月1日,我从上海乘安德烈·勒庞号邮轮,航行了36天后抵达法国。我的当银行家的爸爸给了我3万美金作为留学经费。”

  优裕的经济条件和开放的性格,让赵无极跟其他留法中国艺术家不一样,他不太愿意逗留在华人文化圈内,而是主动与法国文化艺术界人士来往,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毕加索。“毕加索一心沉醉于画画之中,连孩子都不见,但对我非常亲切。每次我们在画廊见面时,他都热情招呼:‘矮个中国人!’我如果不在,他也会问:‘那个矮个中国人’来了吗?”“还有画家米罗、马蒂斯,对我也好得不得了!几位大师对我都有影响力。例如毕加索的结构、马蒂斯的颜色、米罗的开放观念,都启发了我对空间自由处置和掌握的能力。”

  除了画家朋友外,赵无极还结识了法国著名诗人亨利·米肖,这位深受东方文化影响的智者诗人对赵无极影响甚大。1950年赵无极与米肖合出了第一本书,而在此前一年,他已于法国举办第一次画展,并一举成名。

  在巴黎重新发现中国

  赵无极早期研习意大利、荷兰和法国的古典绘画,同时深受现代派大师毕加索、马蒂斯的影响,创作的人物和风景为主的具象油画。1951年他在瑞士伯尔尼看到同样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保罗·克利的画作后,觉得克利的内在世界和他的感受十分相近。此外,塞尚在风景画处理上不拘形式、色彩自由变调的风格,对他也有很大启发。

  与此同时,他也不再像青年时代那么叛逆,中国哲学,尤其是老庄的道家思想对他影响甚大。他也很喜欢中国的青铜器艺术,很钟情宋代画家范宽、米芾的作品。他开始发现中国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青铜器、瓷器、书法、绘画……他感到,重要的是怎样去吸收和消化,把这种优秀的传统和影响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一部分。

  自1954年起,他的绘画转入抽象,那些如同甲骨文或钟鼎文样的抽象符号,浮动于虚无的空间和变幻的色彩之中,充满了东方神秘的象征意味。1959年以后,他作品中的那些符号又逐渐消失,他进一步摆脱了描写性和情节性,自由的笔触和大片韵律十足的色彩充盈画面,更加直接地表达精神与情感。此后,许多作品没有题目,仅以创作的日期命名,目的是不让观众受画面以外的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是直接面对画面,给观者以充分的想象力的空间。他十分喜欢将大幅画布铺在地面上作画,用大笔在无拘无束中尽情地涂抹,在扑朔迷离的色彩、光线和复杂多变的空间结构中抒发感受、描绘幻象,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抒情抽象派”的绘画风格。就这样,这个早年曾说“中国传统绘画多半是死的东西”的叛逆者,却在巴黎重新发现了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在‘巴黎’发现中国”的经历,不独体现在赵无极一人身上,同是画家的朱德群、雕塑家熊秉明等都体现出这一点。东西方艺术融汇后再创新局面,成了这些海外艺术家的共同倾向,尽管同时他们仍各具个性。

  和赵无极、音乐家周文中一起被称为“海外华人艺术三宝”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在赵无极画展前言中写道:“他的油画……使我同时想到克利绘画的神秘和倪瓒山水的简炼”。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华人院士程抱一先生这样评价赵无极:“他吸取了西方艺术的伟大之处。与此同时,也发现了东方文化之精彩。”赵无极自己也说:“人们都服从于一种传统,我却服从于两种传统。”“如果说巴黎的影响在我作为艺术家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是无可否认的,我必须说,随着我思想的深入,我逐渐重新发现了中国。我最近的画作自然而然地反映中国。或许悖谬的是,这种深远本原的回归,应该归功于巴黎。” 

  1983年赵无极第一次回国举办画展。到了1998年,上海、北京、广州相继邀请他举办展览,在西方名声远播的赵无极得到终于国内的热情追捧。回国办画展是旅居海外的赵无极先生多年的宿愿,在他艺术生涯达到巅峰,艺术风格完全成熟时,集其60年创作成就的百余幅精品展览,成为他献给祖国的一份珍贵礼物。

  创拍卖记录,经历三段婚姻

  赵无极一生所获荣誉无数。2002年12月,他继朱德群之后成为第二位当选为法兰西艺术学院终身院士的华裔画家,步入了不朽的艺术家行列。

  赵无极生前是全球身价最高的华人艺术家。2010年4月6日结束的香港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专场,赵无极油画《10.03.83》以3200万港元落槌,这样的“高价”对赵无极的作品来说是“平常事”。早在2005年5月,赵无极的一幅大型三联画以1800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华人油画拍卖的世界记录。2011年10月,《10.1.68》以6898万港元成交,刷新赵无极个人拍卖记录。2010年4月,香港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专场上,总成交价前10名的作品中,有6件是赵无极的。

  赵无极的婚姻经历也值得一提。他1941年与同学谢景兰结婚,并育有一子赵嘉陵。赴法后,赵景兰和他离婚,嫁给一法国雕塑家。此后赵无极在香港和电影演员陈美琴结婚。1972年,陈美琴因精神病发,自杀身亡。1977年他与法国人弗朗索瓦·马尔凯结婚,这是他的第三段婚姻。

  一位东方画家在法国绘画半个世纪,一直在引领风骚,除了卓越的天资和良好的机遇外,更有赖于其顽强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现在,这位当今时代杰出的艺术大师离去了,而我们对他的认识才刚刚开始。

  艺术家档案

  赵无极(1921—2013),华裔法国绘画大师。1921年2月13日生于北京。年轻的赵无极尤其推崇北宋大画家米芾,认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这份敬仰至老不减当年———“他是用另一种眼光观察的画家,是大书法家。”。童年在故乡江苏南通读书,并学习绘画。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1948年赴法国留学,并定居法国。2013年4月9日,在瑞士沃州仙逝。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评论
   第003版:海南新闻综合
   第004版:非凡的历程
   第005版:海南新闻社会
   第006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07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09版:文件
   第010版:体育新闻综合
   第012版:娱乐新闻综合
   第013版:海南周刊
   第014版:特稿
   第015版:特稿
   第016版:特稿
   第017版:特稿
   第018版:文苑
   第019版:收藏
   第020版:艺术
   第021版:影视
   第022版:热点
   第023版:热点
   第024版:海之南
   第025版:史话
   第026版:随笔
   第027版:乐活
   第028版:行走
融中西艺术 造无极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