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城市生活,这几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也在逐渐受到传媒的关注。不少城市都出版有代言自己城市的生活杂志。城市生活杂志在对城市的各个方面进行描摹的同时,也深入城市的肌理,从不同的角度去打量,测量它,从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学和生存方式,这个过程是跟城市发展分不开的。一个城市所具有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位,往往会对这些杂志的风格和发展方向产生影响,而杂志的选题和内容,也折射出城市文化和文化人所面临的生存生活状态。
■ 小庄(成都)
广州的《周末画报》《城市画报》、上海的《外滩画报》、武汉的《新生活》《BOSS》、苏州的《苏州杂志》、成都的《成都客》《首座》、长沙的《文艺生活》《晨报周刊》……这个名单如果列举下来,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文化、生活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跟城市生活的影响。
今天,我们可以轻易地通过这类城市生活杂志,能读懂一个城市的内涵,这懂并不停留在表面上,浮光掠影的显现,大都是从生活本身出发,寻找城市生活的在场感。
关注城市生活焦点
在2000年前后,城市生活类杂志已经从纷繁的期刊种类里区别出来了,成为一种新的期刊品种。这类杂志以关注城市生活的诸如文化、消费、理财、时尚等诸多方面,比如2007年在成都创刊的《读城》,即以“城”为线索,以“思想、时代、财智、时尚”为宗旨,囊括“时事”、“地产”、“文化”、“时尚”、“财智”五大主体,通过“读城资讯”、“城市视窗”、“地产头条”、“文化观察”等七个版块,结合当今现实,以西部重点城市成都为案例,全面、权威、深度地对城市进行解读。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生活类的杂志也在逐步细化,大致分为关注年轻人生活的杂志偏重于时尚,而偏重于城市管理的更像是城市官方的新闻发布,虽然看上去也有比较柔性的内容,大致是做城市营销的内容。理财类杂志,从圈层的角度解读生活,或以商会的名义出版杂志,这种杂志所谋求的是一个话语平台。另外,关注生活的也细分为艺术生活和文化生活,这两者常常有交叉。但从关注的焦点上看,城市生活类的杂志在关注城市生活变化的同时,也较为容易吸引到广告商,这在某种角度上则保证了杂志得以长期做下去的可能。
有意思的是,在众多的城市生活类杂志当中,不少是以标榜做中国的《纽约客》杂志,但大都在风格上接近,内容却距离很远。在这些杂志主编当中,谈论《纽约客》、《TIMEOUT》、《芝加哥》、《洛杉矶》,还有号称全球生活典范的“30世代圣经”———《WALLPAPER》,似乎也在成为一种潮流。
如果说,城市每天都在变化,生活永不停留,缺少的只是发现和展示。在城市生活焦点的把握上,很显然每一种城市生活类杂志都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但要探索杂志风格的延续,还要对城市生活的解读随着城市的变化而有所变更。
城市生活的含义
考察每个城市生活的差异,并给以准确的定位,成为这类杂志首先所应解决的问题。而从杂志里读懂一个城市,则成为一种可能。
在通常意义上,城市生活包含了两条线索:纵轴是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横轴是空间———居住空间、公共空间和城市。通过考察不同城市的城市生活杂志,不难发现在趋势上所反映出的是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其特征,在杂志内涵方面,应是一种艺术衍生品;在社会效用方面,应是精致生活需求所催生。这类杂志所承载的有:汽车、鉴藏、收藏、艺术品、时装、茶道等等,不一而足……杂志所营造的生活方式更为极致一些,甚至也还包含了一些城市抒情和叙事的内容存在。
很显然,这并非城市生活的全部,如平民的日常生活可能缺失,但这只是这类杂志经营策略的问题之一。在多数时候,它在寻找自己的目标读者,以及如何吸引广告商的关注。
商业与文化,城市杂志在两者间的关系密切而又疏离。强调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完成了杂志内容、形象的定位之后,杂志所面临的读者群却又可能因城市文化氛围,或杂志团队的开放度不够,而导致杂志成为小圈子文化,也时有发生。同时,对城市生活史的关注也还是不够(强调历史、文化虽有,但有失于系统的整理),专栏作家,或专家对城市生活的未来保持足够的新鲜度,才是这类杂志长期的生存之道。
无疑,今天的城市生活杂志希望引领读者体验城市生活中各种各样快乐的“新生活”,找出繁华都市中属于自我的“生活”。这种生活被放大到城市生活空间当中,所显现出的价值,可能是个性化的,也有可能是平面的,但这让城市生活类杂志在思考:到底该怎样做才能赢得各方人士的青睐。
文化力下的杂志
美国著名城市学家伊里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由此,我们不妨考察城市杂志对探寻城市文化脉络的影响。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在这几年频频被不同的城市所打造成符合自己的风格,城市生活类杂志对此的诠释则从各个侧面进行包装、报道,不过,在消费主义和城市文化之间如何才能达到更好的平衡,也是城市生活杂志所面临的挑战,比如2007年创刊的《成都客》,以报道成都生活为主要内容,极为市场欢迎,在运营了一年之后,改走城市营销的路线,结果面临的是读者的流失、广告的下滑,最终不得不停掉的结局。
模仿,然后创造。这是许多城市生活杂志所走的路径。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催生了各种城市杂志,城市规模越大,都市文化空间越成熟的地方,往往城市杂志越集中。香港作家李欧梵在讨论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东方杂志》、《良友》画报时所指出的那样,城市杂志在“营建了关于都市现代性的一整套‘想象’”,他们对于城市的叙述、建构和想象,当然会影响读者对于城市的认识、理解和判断,譬如《上海采风》提出“把握城市气质·品味上海生活”,杂志希望通过营造一种特别的城市气质,来吸引读者。
在这一点上,文化力则是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当然是广义上的文化,包括了聚会、讲座、画展、沙龙、音乐、电影、运动、公益等众多形式的内容,同时,以高端的形象影响读者和广告商,这也是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通过这种形象塑造,让人见识到日常生活之外的城市。
《城市中国》对城市文化的关注或许能代表中国城市文化的现状,比如倡导骑自行车的健康的城市生活,或讨论城市的公共绿地使用问题,比如“产品中国”、“街道中国”……在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方面,显示出了它的独特审美趣味。然而,这也让人认为这种宏大的城市叙事下,城市居民的个人生活空间的关注却在减少,甚至成为被“幻像化”,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城市生活杂志当中,城市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时常被延伸到文化领域,从而营造出城市的多面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