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定贫困县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党委书记邢诒仪第一眼看到邦溪镇时懵了,“天呐,怎么连别处的村庄都不如。”
3年一晃过去,小镇邦溪大“易容”。目之所及,是漂亮的街道、漂亮的学校、漂亮的商业区和住宅区。规范的农贸市场、上下水管网、太阳能风能路灯、垃圾收集箱……城市里有的,邦溪镇墟大部分都有了。
3年,仅仅3年,邦溪镇为啥变化这么大?
能人·思路·行动
万变皆有因,邦溪巨变,必定先有“变”的理由。
白沙县委书记严正回忆:“原始、落后一直是贫困的白沙实际,白沙人改变生存状况的愿望十分强烈。”
为什么是邦溪?
“因为邦溪最特殊。”严正说,邦溪如果能改造好,其他地方就更不是问题,改变邦溪可以起到最好的示范作用。
邦溪地处儋州、昌江、白沙交界处,史上为“三不管”地带,流动人口多,乱、穷、脏是邦溪的突出特点。
变,各方诉求一致。
怎么变?能人,思路,方法,缺一不可。
邦溪改变计划成为白沙的重要工作之一,邢诒仪是白沙领导层选中的执行人。
邢诒仪当时还是文昌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下转A03版)
(上接A01版)因为他当年放弃海口某区的好职位,下乡带领文昌宝芳乡美柳村人共同致富,改变了一个落后村的面貌,被各方尊为能人。
“没有基础的邦溪就像一张白纸,有了白纸就可以绘出很好的图画。”严正当年就是这么“诱惑”邢诒仪来邦溪的。
邢诒仪带着憧憬来邦溪考察,第一眼就是懵,这一懵,也激发了他要改变一个小镇的动力。
邢诒仪到邦溪担任镇党委书记,上任后先调研,连续几个晚上,他发现街上的商铺一过下午7时就关门歇业,小镇的夜晚没有霓虹点缀。
酗酒、打架斗殴、砸抢排斥外来个体经营户,邦溪人晚上几乎不敢出门。
三年前的邦溪,村不像村,镇不像镇。
一个决定迅速做出,改变先从治安入手。
邦溪镇领导班子统一思路,先充实镇派出所力量,同时,由镇政府招聘,20名治安协管员开始上岗。所有警务人员,包括镇政府相关干部、治保主任、各村党支部书记均配上对讲机,一有治安情况发生,所有人员都要到场。
2010年7月底,邢诒仪到任第3个月,在邀请个体工商户参加的全镇大会上,他公开承诺,如果再出现勒索及打砸抢事件,个体经营者的一切损失由政府赔偿。
公开承诺第三天,街上的宝岛饭店就给砸了。镇政府一面组织人员办案,一面通知受害人来领损失费。不到一个月,案破,打砸者落网,受到相应的处罚。饭店店主死活不肯接受政府的赔偿,他说,政府有这份心,敢动真格就够了。
政府继续行动,被砸坏的路灯拆了,换上了太阳能风能路灯,小镇亮起来了,商家晚间开始正常营业,出门吃夜宵的人多起来。
规划·招商·产业
小镇要改变、要发展,没有好的治安不行,没有好的思路和产业也不行。
邢诒仪到邦溪后,与治安一同着手的是制定小镇发展规划。2010年8月,《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暨邦溪农场城镇总体规划(2010—2030)》和《白沙邦溪风情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两个规划通过评审并开始实施。《总规》将邦溪镇定位为白沙西部门户,打造白沙对外窗口城镇,建设具有黎族民族特色的风情小镇。
接照《总规》和《控规》,邦溪开始了大力度招商引资上项目,海南春天房地产公司的“四季春天”、海南名仕房地产公司的“名仕湾”、海南福霖公司商业步行街等企业及项目一个接一个落户,总投资达50多亿元,邦溪镇芭蕉水库、南班水库和镇区旧城一时间热闹起来,工程车进进出出。
2012年,邦溪镇根据实际情况对《总规》与《控规》进行修编,结合发展实际和新发展要求,以建设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为目标,提出构筑“一核二廊”的生态格局和“一心二轴四区”的空间结构。
邦溪过去是个农业镇,橡胶、甘蔗、木薯“老三样”和竹子、生姜、南药“新三样”养活了邦溪人,在农业发展追求现代和高效的今天,这些产业必须升级。
升级老产业,白沙县委和县政府已形成一整套思路,在邦溪建设农林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引入加工项目,增加产品附加值。
思路即定,行动要快。邦溪招商的内容不断扩大,24个项目进驻园区,酒精厂、环保砖厂、生姜加工厂、竹笋加工厂、松脂加工厂、中密度胶合板厂等9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另外15个农林产品深加工项目仍在紧张建设中。
各类项目的快速启动,让邦溪迅速成长,经济效益突显,2012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达2.02亿元,较上年增长52.3%;2013年上半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达1.29亿元。
镇域发展的体量离不开乡村份额,如何让村民跟上邦溪的脚步发展也是一个考验。
邢诒仪一到任,就在考虑以某个村庄做试点进行整村改造,以此带动全镇村落发展,他的想法恰与白沙全县的“美丽乡村计划”切合,邻近镇墟的付俄村首先进入视线。
付俄村开全体村民大会,邢诒仪把想法一说,80%村民举手赞同。也有村民不愿意,“房拆了,没钱盖咋办?”付俄村村民洪愉的顾虑比谁都重。
同意的先拆,政府钱先到位,银行贷款随后到位,政府+农户+金融机构,连排别墅盖起来,街道硬化绿化了。村民看着工程扎扎实实推进,担心少了许多。每家9万元贷款仍是村民的心病,由镇政府协调,经村民大会同意,付俄村将500亩集体用地出让给“四季春天”项目公司,所得款项还了村民贷款。镇政府答应给村民在离村子远些地方盖一个大型养猪场,沼气供全村村民使用,还要建一个大型鱼塘,村集体经济收入里又多了几块儿。
付俄村一建好,芭蕉村就动工了,邦溪镇的几十个村庄都急着列入改造队伍。
福利·决策·方法
邦溪变了,镇里人切身感受到的是,灯亮了、路宽了、街干净了,孩子们可以到新建的镇中心幼儿园上学了。
去年9月,邦溪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成开园,镇民覃彩芬第一批把儿子莫铭钟送进来。她说,费用比儿子原来读的私立幼儿园低300多元,孩子们吃饭有专门厨师制定菜谱,教学质量好。“原来他特别不愿意上学,总要找借口赖在家里。现在好了,每天催我送他去。”覃彩芬说。
邦溪还有20个特殊人士对变化感受更明显,他们是邦溪各村的20位五保户和孤寡老人。
2012年5月,邦溪利用镇上合并闲置出的一所小学校址,建起了镇上第一家公立敬老院,将散居在乡村的20位五保户和孤寡老人接到敬老院统一供养。
邦新新村的朱亚义两夫妇均双目失明、无儿无女,老先生已85岁,老太太也83岁。镇委委员林声洪说,他去接两位老人时掉了眼泪,当时天正下雨,老人住的大约4平方米的小砖房里到处是水,连床都没有。
朱亚义老夫妇搬到敬老院里,住进大约20平方米的新房,房间里有独立洗手间,崭新的实木床挂着雪白的蚊帐。
敬老院有大大的院子,还有一间专门的活动室配有电视和桌椅,老人们没事在院里坐着聊天,或到活动室看、听电视,镇里专门聘来3位管理人员负责老人们的饮食起居。
还有一项镇政府支出大受邦溪镇民欢迎,由政府出资310万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一家环卫企业,负责邦溪镇镇区卫生清洁、园林养护,及乡村垃圾收集与转运。镇政府还投入50万元,购置一辆5吨垃圾车负责镇墟垃圾收运,两辆4吨垃圾车用于农村各村组垃圾收运。
光镇里卫生改善还不行,乡村也一样要整洁。镇政府在各村庄设置了235个垃圾收集桶,为每个村民小组配备保洁员,大村配置2名,小村配置1名,总共76人。农户们也配合地与村委会、村民小组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状,各自管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垃圾入桶入箱,禽畜圈养,柴草集中堆放。
3年发生巨变,为什么邦溪做得到?
邢诒仪说,好多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
来邦溪工作后,邢诒仪不是没打过退堂鼓,“事情推进太难了,有几次我就差撂挑子走人。”他说,“当时严正书记做我的思想工作,人生就那么几十年,生出来就是要担当的。”
邦溪的转变,得益于他们不断尝试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重大事项表决委员会”就是其中之一。
邦溪镇从社会各个层面选出代表,让这些代表参与镇里决策,企业进驻、重大项目投资、重大设施建设招投标,都要由表决委员会表决。希望集团木棉湖热带雨林公园项目规划、春天大道招投标、中心幼儿园食堂承包等多项重大事项,都是由这些代表在大会上表决通过的。
让社会各界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结果是,邦溪镇的各项事业一路绿灯。
(本报邦溪7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