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环绕,芳草萋萋。走在海南职业政法学院的校园里,仿佛误入了一片花园。花草修剪得整整齐齐,路面打扫得干净清爽,里里外外没有一件垃圾。
环视一周,该校学院办公室主任梁定旭颇有些得意,将该校风趣地称作“三无”校园———没有纸屑、没有烟头、没有垃圾。
精品校园虽小却精致
“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一直致力于‘精品校园’的打造,把‘争创海南环境一流院校’作为目标。”该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经理张严介绍,目前校内共有26名环卫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为8个小时,上班期间,每位工人都要将自己负责的区域进行全面清洁,“墙上的蜘蛛网,犄角旮旯里的纸屑、灰尘,都要处理干净,不留一丝脏污痕迹。”
“领导重视校园环境,我们也不敢松懈。养成习惯后,看到一点不干净心里都不舒服。”自1995年起就在该校工作的环卫工人邢阿姨告诉记者,6月5日“世界环境日”那天,院领导不仅与后勤人员展开座谈,还为他们送上了帽子和防晒霜,并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善待工人,追根究底是以学生为本,舍得为学生投入。据了解,近年来,该校以推进“校园环境改造工程”、“放心食堂”等一系列提升和打造学院“软实力”的服务工程为契机,不仅对校内实训室、学生宿舍太阳能热水器系统进行了建设、改造,还改善、优化了食堂用餐环境和图书馆阅览条件。今年盛夏来临之际,该校还在食堂和部分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
“还未等学生呼吁学校装空调,我们就已经把工作做在了前头。”梁老师表示,只有凡事都为学生多想一点,先做一点,才能培养出学生对学校的真正归属感。
贴心关怀如家般温暖
“她接过我递给的100元钱,眼泪就掉了下来。”回忆起一年前帮扶学生的情景,学生处傅老师还深有触动。他帮扶的学生是一名来自甘肃的女孩。这名学生在2012年放假后,为了挣学费减轻家庭负担,利用假期时间外出打工,不幸遭受意外,全身大面积烧伤。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而女孩上大学的计划也只得搁浅。
“学校得知情况后,特别为她保留学籍,经过一年的治疗,她终于能够正常入学。”傅老师回忆,因为烧伤还未痊愈,无法长途乘坐火车,女孩为求学咬牙买了机票来到学校时几乎身无分文,“许多老师和我一样,都或多或少地给了她经济支持,还为她申请助学金和安排图书馆的勤工俭学机会。”
在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和她一样幸运的学生还有很多———据统计,仅2013年度,学院奖助学金颁发总额就高达398万元,获奖、受助及获得荣誉称号的学生达2152人次,占在校学生的54%;42名退役士兵及入伍学生得到补偿学费共54.56万元……
就业创业全程帮教扶
“目前的生源危机的确给高校带来了生存压力,但这也是迫使我们自觉增强高职教育改革的内驱力。”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院长吴杰所认为,如何能在生源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对该校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
经过多年实践,该校将解决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相关工作当成重中之重,由校领导亲自带头跑就业,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排除就业体制障碍,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目前,我们在校内注册成立了产学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在校外还建立了75个实习就业基地。在省外,我们还建立了实习就业基地5个。两年来,这些省内外的实习就业基地共吸纳学院1712名学生就业。”谈到学生的就业情况,手握自2008年至2013年以来,该校连续六年被评为“海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的“成绩单”,该校招生就业办陈老师胸有成竹,“从学院毕业的2012届、2013届学生90%以上都考取了安防工程师资格、会计职业资格、秘书职业资格、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等职业资格证书,为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