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北京时间6月16日,巴西世界杯打了11场,每场都有进球,没有一场平局,进球37个平均每场近3.4个。这些数据如果不是创纪录,也可称史上罕见。
场场有进球,高进球数,人们自然会想到“攻势足球”,事实上也有人提及巴西世界杯是一届“大打攻势足球”的世界杯。不过,从各队摆出的阵型来看,都还是重心在后场的“头轻脚重”阵型;从比赛场面来看,也未见得总是狂攻不止攻势如潮,更不见攻而忘守的极端“嗜攻”行为。足球是守易攻难的运动,这决定了“头轻脚重”的阵型很难改变。攻守平衡也许是恰当的形容和各队的追求。
我杜撰了一个词———“攻意”足球,试图解释为何巴西世界杯场场进球和进球高产。“攻意”有两个意思:一是巴西世界杯有些“大打攻势足球”的意味;其二,也是更为重要的,是指主动进攻、加强进攻的“进攻意识” 。而“进攻意识”的加强,是场场进球和高进球数的重要原因。
试想一下,如果对阵双方都主动进攻加强进攻,而不是重兵死守,门前的空间就更大,进球就变得更容易。而一旦有了进球,落后一方就会更多地压上进攻,就会产生更多的进球,无论进球的是哪一方。
“攻意”不止体现在赛场上,事实上已深入很多球员教练员的意识里。比如日本队先进球被逆转,队员们赛后反省时并不是检讨防守不力,而是认为进球后进攻力度减弱。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个带点哲学意味的思辨,其实已被很多教练员贯彻到实践中。
至于没有一场平局,更多的是一种偶然性,但你也可以认为,这里面有不懈进攻带来的必然。
其实重视进攻并非巴西世界杯才开始,好几年前就有这种趋势。攻与守永远是一对矛盾,在足球运动中多次经历过重攻和重守的摇摆。此前稳守反击、“1:0主义”盛行,后来进攻技战术升级,“死守”不仅球迷厌恶,还被证明是“死路”,偶尔“偷鸡”得手,并不能改变落后挨打的整体局面。于是,主动进攻的意识再占上风。
至于巴西世界杯能否正式注上“攻势足球”的标签,还有待往后比赛的检验。必须看到的是,目前只是在小组赛第一轮,输赢还不致命,反而积极抢分会赢得出线的主动。往后在淘汰赛中,在输球即回家的压力下,对阵双方会更谨慎,进球数恐怕就不会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