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项,这是海南省工业学校先后荣膺的包括“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国一流职业学校”、“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等在内的荣誉称号的数量……
2012年,这是海南省工业学校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界点。这一年,学校顺利完成由五指山校区向定安塔岭校区的整体搬迁;这一年,学校被教育部列入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国家财政重点支持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气技术应用4个重点专业及数字化校园、准军事化与企业化管理两个特色项目建设。
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海南办职教,办好职教为海南”,坚定办学方向,适时提炼办学内涵———责任教育,明确培养目标———培养敢于担当的海南人,以校训“励志、勤学、明理、担当”为引领,教育学生“做事先做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融责任教育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从我做起,培养学生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从小做起,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责任品质”、“从善做起,培养学生海纳百川的责任情怀”、“从严做起,培养学生建设宝岛的责任能力”,积极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
与社会接轨培养人才
毕业生供不应求
“学校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意识并列起来,这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省工业学校校长陈太荀说,工业学校长期以来就非常重视对人的教育,在过去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学校靠育人来创名气。
学校以特色鲜明的主题班会为阵地、以形式多样的爱国教育与感恩教育为载体、以自觉自愿的学生自我管理为抓手、以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为平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个体,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有一份责任,进而逐步将“要我负责”的意识内化为“我要负责”的心理。
学校通过行为养成教育,将对学生的管理渗透到学生生活的细枝末节,教育学生关注细节、从点滴做起、把小事做好,并且通过开设劳技课、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做好小事的过程中培养耐力、锻炼毅力、磨练意志,逐渐养成吃苦耐劳的责任品质。
与此同时,学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管理,对学生实施准军事化管理,通过在学生中组建民兵与预备役两支队伍,聘请政法学院毕业生担当军事教官,参与日常学生管理与训练,养成学生军人般的纪律与作风;通过严细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实行“6S”管理,以企业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强化对学生的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在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特别是2013年,59名学生参加全省技能大赛有48名同学获奖,其中10名同学代表海南省参加国赛,均获佳绩,是工业学校参加国赛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在大多数职校都实现“2+1”职业教育模式的时候,工业学校始终坚持实行“2.5+0.5”,即在学校学习两年半,在企业工作半年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身体、心理、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海马、金海浆纸、金盘电气、英利等省内外多家企业对此培养模式都表示认同,金海浆纸业人力资源处俞康友处长表示“2.5+0.5”的教育模式是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能融入企业当中。
系列措施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双证率达98%以上,就业率达96%以上,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成为用人单位首选。历届毕业生供不应求,报到率、稳定率、提升率被企业赞誉为同类学校中最高。
强化业务培训
八成教师为“双师型”
“教师是教学之根本,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只有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职工团队,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陈太荀表示。
师资队伍建设,历来都是工业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学校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改善教师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不断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国家级、省级培训为支撑,以骨干级教师培训、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企业实践、学历提升等为途径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学历层次与综合能力,形成了具有工校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2011年以来,通过外请专家到校培训及学校内部自行组织培训共33次。学校先后选派24名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青年教师企业培训,选派26名教师参加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选派17名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为拓展教师视野,学校还先后组织32名教师到香港、澳门、台湾观摩职业教育,并按教育厅要求选派3名教师到美国、德国参加教育教学业务学习。
此外,学校还与省内海马、金盘电气、金海浆纸等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教师知识技能和岗位转换,专业课教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两个月,2011年至今学校已组织18名教师利用一个学期下厂实习锻炼。学校还通过招聘优秀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或技师、高校优秀毕业生等来校工作,优化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至2013年底,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已达到86%。
同时,学校通过举办“教案比赛”、“说课比赛”、“教师技能大赛”等教学比武活动,在教师中形成“比、学、赶、追、超”的良性竞争氛围。仅2013年一年,学校就有7篇学术论文在省内比赛中获奖,9名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获奖,张素红老师被评为海南省中小学“师德先进个人”。陈太荀校长荣获“全国轻工行业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被授予海南省“十二五”产学研合作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校企合作办学
特色职教效果显著
多年来,工业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联合,集团化办学路子。
示范校建设以来,工业学校进一步结合四个重点建设专业特点,积极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深化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和用人标准,着力推进专业建设与岗位需求相对接,课程体系、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实现“学做合一”,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在工学结合、学做融合中逐步实现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目标。此外,学校还通过建设与企业环境相一致的实验实训室,凸显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性特色,并先后与海尔集团、一汽海马集团、椰树集团、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中国英利集团、广东光宝集团等大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培训基地,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职业素质的养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还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探寻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与北京红树林酒店集团合作开设“国际会展管理”专业,每年招收50人,继续加强与昌江、白沙、乐东、东方、五指山、澄迈等职业中学的转段联合办学,平均每年招收230多人。
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建设,海南省工业学校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评价改革,在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上有了新的突破。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实力、辐射能力等都得到显著提升,引领、骨干、辐射作用日益凸显。
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南省工业学校将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篇章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走出新道路!
(本版图/文 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