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卫生院医生
推荐人(单位):昌江黎族自治县卫计委
投票编号32
■ 本报记者 刘笑非 通讯员 陈家漠
“血压有点高,这两天要好好休息,调养调养”“没发烧,气温骤降,注意保暖就好”“没什么大事,有点内热,记得多喝水”……近日,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卫生院里,短短20分钟,坐诊医生吴理强就为好几位前来问诊的患者进行诊治。
2008年,吴理强从郑州学医归来,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海尾镇卫生院一名普通的坐诊医生。9年行医生涯,让吴理强年轻的脸上多了几分沧桑和疲惫,唯有双眼炯炯有神。
“说不累,那是骗人的。”吴理强笑着说。海尾镇有3万多人口,海尾镇卫生院,算上吴理强一共只有5名医生,每人每天上百次的接诊量是家常便饭。同时,他和同事们还要兼顾多项工作,“没有明确的科室之分,患者有什么问题,我们都要尽力解决。”
从早上六点忙到晚上七八点,在吴理强眼中从来都不算加班。“人手不够,院里的医生都是轮班坐诊,24小时连轴转是常事。”吴理强说,一旦遇到连续坐诊,他最担心的就是在自己身体疲惫的情况下,无法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诊断。
“做医生的,患者的健康高于一切,可不能大意。”吴理强说。他的敬业精神,赢得了众多患者的认可和信任。
吴理强刚到海尾镇行医时,很多村民对西医有一种不信任感。“有些患者来了又不愿意配合治疗。遇到卫生院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我们建议他们前往县城就诊,但是他们大多置之不理。”想起当时的情况,吴理强也曾感到无助,甚至怀疑自己回乡行医的决定是否正确。
2011年,一通急救电话打到卫生院。赶到患者家里时,吴理强和同事发现,老人出现了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迅速对患者进行抢救的同时,他让患者家属赶紧联系县医院,请求增派救护车进行支援。由于路途遥远,虽然吴理强和同事们努力抢救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未能在救护车到来前挽救回老人的生命。
生命的流逝,让吴理强想了很多,也理解了父亲当初强烈要求他回乡行医的初衷:海尾地区医疗欠发达,村民们的医疗保健意识还有待提升。
从那以后,吴理强在行医坐诊之余,还当起了义务的医疗知识宣传员。他定期利用休息时间下村宣讲健康知识、发放宣传资料、普及急救知识。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村民对西医和卫生院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而随之而来的是,卫生院就诊人数和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
“家人常说我是自己给自己施压,但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患者愿意来,我很高兴。”吴理强笑道,在他的影响下,年少的儿子也开始展现出对医学的兴趣。有时候,他开始畅想着以后儿子也能像自己一样当一名医生。
“对我来说,患者康复的笑容,就是我的初心。”吴理强的话还没说完,前来就诊的患者,又让他继续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