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亚打造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推动渔业转型
手握种苗资源 发展心中不慌
在三亚西岛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渔民捕捞金鲳鱼。本报记者 袁琛 摄

  ■ 本报记者 黄媛艳

  钢筋齐整叠放、沙石分开堆码,不时传出装修敲击声……11月21日中午,三亚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建设正酣。目前产业园已初步完成引种隔离区、立体式种鱼车间、工厂化育苗车间等硬件施工。

  “聚集水产苗种产业创新要素,产业园计划明年投用,着力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全球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基地、智慧南繁示范基地、水产南繁生产基地和深远海养殖苗种供应基地。”项目建设方、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磊透露,项目投产后,每年预计培育鱼苗25亿尾,贝苗20亿粒,可直接提供100个以上就业岗位,全产业链有望达到5亿元以上产值。

  走进产业园引种隔离区,四排共24个大型隔离引种池映入眼帘,依托自贸港优惠政策,这些可以实现自循环的养殖池将成为水产苗种的“家”。循梯至二楼,即将改造完成的隔离区,将进一步满足多样的引种隔离需求,配套建设的养殖水处理设备等设施筑牢生物安全屏障。

  “我们携手崖州区,发挥科技城科研高地优势,期待可以打造成全国热带水产种苗产业聚集地。目前已备好百余条条纹斑竹鲨,将携手三亚深海化合物资源中心共同做好药物研发等相关工作,并逐步探索开展水产南繁CRO业务。”赵磊透露。

  手握种苗资源,发展南海渔场的增殖放流、生态修复以及深海网箱养殖等“深蓝经济”心中不慌。在三亚崖州湾海域,随波浮动的一个个色彩艳丽的深海网箱成为一道新风景。

  借助南海自然资源和区位资源优势,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结合科研优势,积极探索渔业转型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目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通过成立专业公司,引进先进深海养殖设备和专业人才,在崖州湾海域陆续布局30多个大型深海网箱,计划养殖金鲳鱼等经济鱼类和多种名贵鱼类。

  “我们着眼于全自动化深海养殖,目前已投放两个深海网箱,既有每箱可养殖100吨鱼的网箱,也有可养殖200吨的大型网箱,今年底有望出产200万斤海鱼。”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泽民说。

  崖州湾畔的三亚中心渔港也联动起来。港池内的水产品深加工车间加速改造,剥虾机、鱼类分割机、快速冷冻机等自动化设备正在陆续加装、调试,保鲜实验室等配套科研也应运而生。

  这些加快布局的软硬件设施,既为我省掘金“深蓝经济”第一产业赋能,也为发展渔业经济第二产业提供条件。下一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将结合捕捞和养殖的渔业资源,对低价值或加工后废弃渔获物进行二次加工,探索开发鱼粉、鱼油、饲料、酶解鱼溶浆等产品,减少低值渔获物和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升海洋资源价值。

  港池的岸滩边,黄色大型浮台点缀其中。六个小型网箱组成的浮台,将配套卫生间、休息平台等设施,正被加紧组装。

  “11月底浮台就可以安置到预定区域,我们计划借此发展网箱养殖集群旅游、高端休闲游钓等,打造渔业新业态。利用体验式及科普性等方式刺激市场需求,丰富目标群体的旅游体验,不断提升港区人流量,解决渔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提供更多就业方式,改善渔业从业人员就业环境和提高收入。”赵磊说。

  (本报三亚11月22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掀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第003版:关注2022年中国航天大会/2022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
   第004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5版:本省新闻冲刺·全力以赴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第006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7版:观点
   第008版:深读·海南
   第009版:民生新闻
   第010版:专题
   第011版:专题
   第012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13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14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15版:等你来打卡——卡塔尔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016版:文旅周刊
手握种苗资源 发展心中不慌
海口复兴城国际数字港项目抓紧施工
苏伊士环境集团进入海口拓展业务
中小微企业授信更“融”易
计划明年1月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