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纪录影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论坛举行
探索纪录影像发展的更多可能

  本报三亚12月20日电(记者李艳玫 张琬茜)12月20日,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期间,“纪录影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论坛在三亚举行,与会嘉宾通过纪录影像的方式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崭新的视角进一步探索纪录影像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从辽阔的草原到广袤的沙漠,从茂密的森林到孤独的冰川,从微观世界到浩瀚宇宙……作为影像艺术的重要分支,纪录影像用独有的方式捕捉下这些壮丽的景色和生命的奇迹,带领观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独特韵律。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关注到,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15年以来,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鸟瞰中国》《运行中国》《智慧中国》等作品在西方主流媒体播出,获得积极反响。

  “然而,中国纪录片还没有创建自己的国际传播品牌,真正有效的国际传播还需要借助国际知名品牌。”张同道说,一个品牌就是一个价值观的联合体,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只有品牌形成了,才能形成连续传播的价值。

  他举例道,如《蓝色星球》《人类星球》,观众可能只看到是“星球”系列,就知道它是一个有品质的节目,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中国纪录片想要“出圈”,就要加强自主品牌节目研发。

  对于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如何进行健康有力的传播,张同道提出,可以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着手。对内,筹建自主品牌;对外,“借船出海”,与国际品牌合作,打造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平台。

  在纪录片导演、制片人、哔哩哔哩纪录片高级顾问朱贤亮看来,“关上门”是不能把纪录片做好的,要懂得放眼世界,换句话说,要想制作出优秀的纪录片,就要懂得在学习借鉴基础之上,做到自主创新。

  作家、制片人、EOS FILMS创意总监孙淑芸通过举例魏克然·钱纳和海南团队、BBC和央视等联合制作的模式,介绍双方团队的合作经验。在她看来,这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渠道。

  纪录片导演、“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国记协理事张以庆,谈到思想、思考对拍摄自然类纪录片的重要性。他认为,拍纪录片甚至比拍故事片还要具有想象力。自然类纪录片除了需要耗时间和高技巧,更重要的是如何展现拍摄背后的思考和拍摄团队的思想。

  近年来,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和东南亚区总编辑魏克然·钱纳不断尝试将中国纪录片国际化,让中国故事变成国际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魏克然·钱纳曾参与一部关于海南热带雨林的影像作品制作。

  “作为一个纪录片工作者,我们也正在思考如何将中国的生态理念蕴含在纪录片的表达里,让其在对外传播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海南广播电影电视传媒集团导演、制片人,海南广播电影电视传媒集团下属子公司海南电广传媒影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进说。

  此外,张同道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自然纪录片创作水准的不断提升,有些节目的品质已经可以比肩世界一流水平,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人生一串》等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不错的传播效果。他非常欣喜看到这样跨越式的进步。

  将眼光聚焦海南,张同道表示,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具备自然生态的特色属性,未来,海南也将成为中国自然纪录片发展的重要方向,“我相信它不仅能讲海南的故事,也能讲中国的故事、人类的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3版:项目这一年回望2023
   第004版:民生新闻
   第005版: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006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7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8版:儋洋新篇章
   第009版:潮起天涯
   第010版:专题
   第011版:广告
   第012版:中国新闻
   第013版:中国新闻
   第014版:世界新闻
   第015版:健康周刊
   第016版:广告
盲人观影记
跟着电影打卡三亚
探索纪录影像发展的更多可能
电影像豹子 文学像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