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林芷羽
一排排整齐的鸭舍依水而建,与周围的绿树、田野相映成趣。1月10日,海南日报记者走进定安县定城镇平和村的种鸭养殖基地,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鸭群欢快的身影。“1个月能产出2万只鸭苗。”看着新一批孵化出的鸭苗,平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仁江脸上难掩笑意。
2021年底,平和村投入115万元发展鸭苗产业,由村委会控股,承包利用村里闲置鱼塘养殖红鸭。“除了生蛋孵化鸭苗,我们同时养殖肉鸭进行售卖。”王仁江介绍,目前养殖基地种鸭存栏量为1500只,鸭苗平均28天即可出栏。
为何会选择发展种鸭产业?要从一次产业摸排说起。2021年,为了突破发展困境,王仁江带领党员干部向村民代表了解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需求,结合村里的优势资源、条件,将切实可行的产业项目进行统计汇总,并根据实际情况与农户意愿来确定合理、高效的合作方式。
“平和村水面大,很多村民都有养鹅养鸭的经验。”王仁江说,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村民特长,平和村党支部决定大力探索发展种鸭产业,以“鸭生蛋+蛋孵苗+苗长鸭”的模式发展产业。“每年可带来40余万元的收益。”
每天清晨,村里的低保户黄武早早来到种鸭养殖基地,除草、清粪、给种鸭打疫苗。“一个月有2500元的工资,活不累,比出远门打工方便多了。”黄武在水塘边抛撒一把饲料,鸭子纷纷从远处游来,争先恐后抢食。
产业要做起来,更要做得好、做得长久。为了让鸭苗有个好销路,给村民带来更多分红,平和村党支部又下了不少细功夫——党员干部收集村周围的鸭苗收购散户名单,逐个上门商谈,推介鸭苗;同时寻找学校、企业等具有大量采购红鸭需求的客户,签订收购合作协议,保障肉鸭的销售渠道。
在平和村党支部的推动下,2023年8月起,平和村村委会还与定安县定城镇某企业开展农副产品采购配送合作。该企业按期按量向平和村农户采购猪、鸡和青菜等农副产品,由村党支部协调物流合作方,配送至该企业食堂。
“不仅每月可以带来几千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还能解决村民农副产品销售的问题,提高村民养殖种植热情。”定城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平和村包点组长许振洲介绍。
“里子”厚实了,“面子”也要跟上去。2023年7月,平和村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发动群众进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看到党员干部那么卖力,村民们也忍不住加入,一起拆除了破旧闲置的猪圈、鸡舍,还把村道上杂乱堆放的竹子、木头清理干净,平整了地面。”平和村村民黄祖盛说。据悉,此次环境整治行动共投入20多万元,经过40多天的努力,平和村所辖的5个自然村焕发新颜。
“有产才能富民,有业才能兴家。接下来将继续因地制宜选好项目,科学规划产业业态,使乡村振兴工作提档升级。”王仁江谈起未来平和村的经济发展,满是憧憬。
(本报定城1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