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燕
走路时打开手机APP,广告立刻占满屏幕;手机稍微晃动一下,就跳转到购物页面;接个电话,手机差点买台电脑……近日,中消协等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摇一摇”跳转广告乱象被点名。不少网友晒出自己被“摇一摇”跳转广告困扰的经历,相关话题几次冲上热搜。
消费者苦跳转广告久矣。“摇一摇”这种广告设计,尤其让人反感。它灵敏度极高,用户不需点击,轻微摇动手机,或者身体扭动就可能触发广告界面,而要关闭它们却十分麻烦。这种强制性打开的广告让用户防不胜防,深受其害。江苏省消保委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有九成投票者厌恶“摇一摇”跳转广告,认为此功能侵犯了自己的权益。
对于无孔不入的跳转广告,国家相关部门进行过多次规范和整治。比如,规定“摇一摇”广告至少得转动手机35度、转3秒以上才能跳转;广告上要有明显的“跳过/关闭”按钮、“点击跳转第三方”的标识;不能误导、诱导用户操作,不能频繁弹出广告等。然而,规定摆在这里,消费者的反感也很明显,但“摇一摇”跳转广告依旧,最多勉强将“跳过”或“关闭页面”的按钮设置在明显位置,以此蒙混过关。
何以如此?笔者认为,主要是利益使然。当下,APP已经成为互联网广告的主要发布媒介之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预计为573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2.66%。如此巨大的市场,广告商和APP运营商难以放弃,想尽办法从中牟利也在情理之中。和一般广告相比,“摇一摇”跳转广告发布成本低、利润高、覆盖面广,还能根据地域、年龄、性别、喜好等标签精准投放,“性价比”极高,自然深受商家欢迎。
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强制性的跳转广告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也不利于商家和平台发展。事实上,消费者真正讨厌的并不是广告本身,而是它错误的打开方式。强制跳转页面让人观看广告,难以真正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反而可能会让他们更反感;而反复强制跳转的体验也会加深用户对APP的反感,激发他们的抵触心理,破坏平台的广告生态,最终受损失的还是商家和平台。
强行“摇”来的利益难以长久。任何广告形式,都需建立在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之上。商家和平台应及时认清这一点,在投放广告时遵守相关规定,尊重用户的体验,认真从消费者的角度,采取更加人性化的广告投放策略,真正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双赢。同时,针对“摇一摇”跳转广告点多面广的特点,相关部门也应创新监管办法,加大其违法违规成本,督促平台和商家落实整改,规范广告投放。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也不要有怕麻烦的心理,该投诉就投诉,该举报就举报,让违规者付出代价。
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摇一摇”式跳转广告乱象能及时得到清理,还用户一片清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