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意薇
岁除何足惜,且喜又新春。甲辰龙年在即,“明年起连续五年没有年三十”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广大网友各种调侃:未来五年小朋友可以提前一天拿到压岁钱,打工人最多加班到腊月二十九……那么,从日历上隐身遁迹的“年三十”到底哪儿去了?说起这历法变动的始末缘由,天上月亮逃不了干系。
从地球人的视角看,月有阴晴圆缺、盈亏变化,即所谓“月相”。月相变化的原因是太阳、月球、地球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制定的历法为“阴历”。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时候,月球的受光面不能反射到地球上,月光隐匿不见,这种月相称为“朔”。当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月球的受光面完全朝向地球,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又大又圆,这种月相称为“望”。朔日被定为初一,一个朔望月的周期平均为29.53天,望日就落在月中的十五或者十六。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计算,因此阴历的一个月时长为小月29天或者大月30天。腊月若在小月里,便没有“年三十”了。
传统的朔望日总带着满满的仪式感。朝廷上逢朔望要行朝谒之礼,书院学堂朔望行香,民间百姓也有初一、十五烧香拜佛的旧俗。
清代广东学政翁方纲曾为儋州东坡书院题诗:“兹院因兹堂,思人不忘树。诸生朔望来,拜揖席与阼。”意思是说,儋州东坡书院起源于宋代的载酒堂,苏东坡曾在此热心执教,传播礼乐文明。树高千尺不可忘根,学若溯源不可忘本,学子们须在朔望之日谨行祀礼。诗末勉励琼州学子:“虽由勤苦积,正视规条具。良士所以忧,日月畏其除。”学习之旅少不了勤奋与吃苦,但是要时刻恪守规矩,敬天惜时,才能成为国之良才。正如陶渊明所说:“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不虚度光阴是对生命的一种基本尊重。
由于朔望月长度不固定,“年二十九”和“年三十”的分布并无特定规律可循。连续五年不出现“年三十”,也是正常现象。正月初一前的除夕既可以是“年二十九”,也可以是“年三十”。
正月初一的确定则和太阳的运行有关。一年从哪里开始?传统历法的起算点是冬至。我们熟知的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两个节气为冬夏二至,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导致北半球白昼时间最短和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导致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两个节气。周代曾以冬至为岁首,现在正月被定为冬至所在朔望月之后不含闰月的第二个月。
以太阳“回归年”作为参考标准制定的历法即阳历,也称公历。阳历一年365天或者366天,而以“朔望月”累加的阴历一年354天或355天。
阴历追不上阳历怎么办?古人通过设置闰月制定了农历历法。具体操作是在大约每19年中增加7个闰月,这种“阴月阳年”的方法可以让阴历一年的长度与阳历相等。农历兼顾了“朔望月”和“回归年”,既保留了月相纪日纪时,也反映随日照不同而产生的季节更替等规律,更便于指导生产和生活。魏晋时期有关于闰月的歌谣:“成闰暑与寒。春秋补小月。念子时无间。折杨柳。阴阳推我去。那得有定主。”
那能不能闰正月,过两个春节呢?闰正月虽然罕见,倒也不是没有。1048年,北宋的刘敞就赶上了一次:“良闰百年逢,佳辰献岁同。”(《闰月朔日寄府公给事二首》)下一次是闰正月得再等200多年,即2262年。
俗话说“过了大寒就是年”,除夕能不能赶上大寒或者立春?这个可以有。明末著有《广东新语》的屈大均写道:“年光微雨后,春发大寒初。”(《乙丑岁除作其一》)2023年就是大寒、除夕、春节一线相连。明代周永年在《岁除立春》中说:“除夕春朝共此辰,强凭迎送说新陈。”除夕和立春恰在同一天,下次这种“偶遇”出现在2057年。
那农历的正月初一和阳历1月1日能不能是同一天?冬至一般是阳历12月22日,即便这天恰好是某朔望月的开始或结束,也就是假如阳历12月23日是腊月初一,12月1日和12月23日之间也没有达到一个朔望月的时长。除非改历,否则农历正月初一不可能和公历1月1日是同一天。
年三十除了看太阳,看月亮,还可以看星星。民谚云:“三星高照,新年来到。”冬季星空中位于南天猎户座的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在春节前后升至最高,被人们赋予“福、禄、寿”的美好寓意。
日月逾迈,星河璀璨,宜消寒守岁,静待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