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锡均
在万泉河中下游南岸南正村塱坎下,有一片从村里一直伸延到万泉河边的沙滩,名叫石虎滩。历史上,它就颇负盛名,近年来,它更成为游人蜂拥光顾的河滩露营游玩景点。
石虎滩之得名,源于万泉河北岸有座石虎岭,岭上有块石虎巨石。这块巨石从岭覆盖的榛莽苍绿丛中突然冒出。远观酷似一只巨虎雄姿,从岭上腾跃而下,止伏于河边,似欲下河饮水之状。它成为万泉河中一处奇特的自然景观。
在这块石虎巨石上,有古代名人题字“勒石”,故而成为万泉河中一处奇绝的历史人文景观。在石虎石顶端,刻有“同治庆云王景朝”题刻的“步瀛洲”三个大字。史料记载:王景朝,石虎岭对面南正村人,字庆云,号少军,清同治年间保举同知(六品),当官期间,返乡省亲,乘船过河,登石虎岭时被美景所迷,于石上刻“步瀛洲”三个大字。在石虎石王景朝题字下端,刻有“文炳”二字。大字底下刻有“同治癸酉吉日,琼镇刘成元题”两行小字。此刘成元,亦是了不起的人物。史料有载:清同治元年,思河(今琼中县)山民首领何哑万父子,招匪持剑,窜犯定安雷二图(今龙江蒙养,石壁地区)进行抢劫。地方组织民团与之搏斗,却屡战屡败。1872年6月,琼州镇守带兵数千,在万泉河合口咀战斗中,将何哑万擒拿。刘成元平乱有功,心情舒畅,乘船游览万泉河,登石虎岭观石虎奇观。一时兴起,他挥笔题下“文炳”两字刻于石上,抒发人生抱负。时至今日,这些刻石题字,已成为历史积淀中的人文印迹。凡到石虎滩观光旅游者,多乘船登石虎岭,触摸石上题字,从而走进历史的沧桑。
南正村及石虎岭附近的村民都视这片河滩为一块沾有虎气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人们都前往拥抱它,触摸它。人们在滩上寻觅各种生活乐趣,演绎种种充满野趣的生活情调与河滩文化。
石虎滩,是有灵气的河滩。它对龙江、石壁乃至万泉河下游的蓝山文堂、北岸的文曲等学校的师生,都有强烈的吸引力。学校常在暑假时期,组织学生到石虎滩上露营,体验在滩上的野外生活。参加露营的,多是八九岁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太阳落山时刻,进入河滩,搬石垒灶做饭。夜晚来临,便聚于滩上,燃起篝火,把一串串鲜猪肉鲜牛肉放到火上烤。这些用酱料腌制过的肉串,在河风扇起的篝火中,嗞嗞作响。一时漫起一股诱人的香味。这些小学生吃得好香,吃出了河滩的野趣。
最迷人的是“睡滩”。曾记得,当年的一群小学生,在河滩上捉迷藏、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玩腻了累了,一个个在河滩上,铺上席子进行“睡滩”。他们不着急入睡,只在河滩上躺着,享受软绵绵的河滩沙床的温馨,仰头看天上的流云,看云中又进又出的月亮,数点天上的星星。任凭河滩上送来嗖嗖凉风的亲吻。数着数着,便一个一个进入了梦乡。
时光荏苒,如今,这群孩子已经变成了老爷爷老奶奶。但童年时这个充满野趣的夜晚,他们铭刻于心,至今还津津乐道。
近年来,石虎滩成游人露营的“基地”。周末时,总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驾车进入石虎滩,体验沉睡于山水间的露营生活。石虎滩,真的成为了充满野趣的露营基地。
秋天时,我和友人来到石虎滩。夜幕下,河滩上一派灯光闪烁。依稀看见一座座白色帆布帐篷散布在河滩上,帐篷里人影进进出出。临河处,一溜儿竖立的河滩灯光秀。那闪闪烁烁的灯光,照向河面,隐约看见黑的河面上,有粼粼的波纹。河边有喷泉。喷泉在水底灯光映照下升腾起一股股蓝黛色又虚又幻的水雾,美极了。在这蓝色水雾的映照下,可见对岸河边雄踞的石虎雄姿,十分奇妙。
我们正沉迷于滩边夜景时,忽听河滩西边大戏台传来锣鼓急敲的响声——这是琼剧开演的前奏。我们远眺戏台,但见戏台下不断有人拿着凳子入场,择地而坐。原来,是琼剧《林攀桂》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