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海南代表团在传达学习时指出,要努力“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不断培育壮大具有海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使海南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本报今起推出“海南向新——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系列报道”,展现各行各业抢抓新领域新赛道新机遇,持续优化产业链、创新链和产业创新生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和昂扬姿态,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刘梦晓
3月20日,烈焰喷涌、大地震颤,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宛如一条白色巨龙,从文昌航天发射场腾跃而起,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送入苍穹。
在附近的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工位建设现场,见证这一景象的工人林永青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他身旁,商业航天专用发射塔架直刺碧空。不久后,同样壮观的火箭发射场景也将在这里重现。
眼下,一号发射工位已经建设完毕,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二号发射工位正在加紧建设,多个作业面同时施工已成常态。现场,忙着进行二号发射工位导流槽施工的林永青和工友们,正在填充最后一部分特制混凝土。
“特”在何处?海南日报记者观察发现,和普通混凝土相比,这种特制混凝土颜色灰中偏白。“这里面有细密的纤维,就像给混凝土加了钢筋,耐热又坚固,其价格要比普通的混凝土高20倍以上。”负责提供材料和进行施工的北京通达耐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刘树民解释道。
原来,火箭在发射时会以排气的形式释放大量能量,排走这些高温气体,需要用耐高温的特制混凝土等材料制造导流槽,以保证导流槽不受损。
发射塔架建设的作业面上,工人们正在焊接钢结构,现场火花飞溅、热浪滚滚。
通过项目经理边鹏飞的讲述,发射塔架建成后的壮丽身姿逐渐清晰——“身高”达90米,主要由钢结构拼装组成,可满足19种火箭的发射需求。其顶端将建设一个容量可达650立方米的水箱,水箱两侧连接的是高90米、直径1.8米的巨型水管。
“水箱会在火箭起飞后的20秒内,以每秒35立方米的流量向箭体尾部火焰中心喷水,通过‘大流量喷水降温降噪系统’技术进一步保证火箭的安全起飞和导流槽的正常工作。”边鹏飞说。
与二号发射工位相隔百米之外,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开展火箭组装测试厂房的施工。“瞄准海南商业航天市场,我们提前布局,将厂房建在发射工位附近,既方便运输又节约成本,对后续开展高频发射大有裨益。”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康永来表示。
放眼全国,商业航天在我国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在技术层面,多款商业火箭成功入轨,由商业公司研制的卫星取得多个国际和国内首次技术突破。在产业链方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面向商业航天的火箭总装总测、卫星研产、卫星数据应用为一体的产业链。
近年来,我省抢抓商业航天发展机遇,对标先进、立足长远,不断培育壮大商业航天等一系列具有海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当中,作为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正全力冲刺2024年实现常态化发射这一目标。
“从海南发射升空的商业卫星,会惠及每个家庭、每一个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天梁告诉记者,像打电话、查天气预报、使用手机地图等诸多生活场景,离不开通信、气象、遥感等卫星提供的服务。不断升空的商业卫星,在数量达到足够多以后,能织起一张大网,为人们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据介绍,为适应日益增长的卫星组网需求,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两个工位都按照每年发射16次设计,形成发射能力后将会有很高的发射效率。
顺着雄伟的发射塔架仰望天际,不难想象,计划于今年内实现常态化发射的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即将有一个个装载航天器的火箭点火起飞,摆脱大气层的束缚刺破苍穹,在浩渺无边的宇宙间书写海南向天图强的远大抱负和崭新篇章。
(本报文城3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