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期望 实习生 韦嗣玉
对于绝大部分外地人来说,海南话听不懂、难学是一种常态。因语言这一关难以逾越,琼剧剧团内很少非琼籍演员、编剧、唱腔设计的身影。然而,去年年底在我省广受好评的琼剧《路博德》《海刚峰》编剧却是一个来自福建的闯海人——省琼剧院一级编剧陈艺天。
如果出生在海南,在海南话语言环境里成长,哪怕是祖籍非海南的人,能写出深受当地人喜欢的琼剧也许不足为奇。但出生在福建东山岛的陈艺天,2009年已年过四十才成为“闯海人”。更令人感叹的是,一年后《白兔记》《红鬃烈马》相继出炉,分别获得首届海南省文华剧作奖,2012年海南省琼剧会演一等奖、编剧奖。
听着潮剧长大的男孩
“我能成为琼剧编剧,除了本身掌握一些戏曲编剧技能外,在语言方面我也有一定的优势。”陈艺天称,海南话属于闽南语系,尽管至今他也无法用海南话流利地同本地人交谈,但作为同一个语系语种的闽南人,刚来海南的时候,他就能听懂百分之五六十的海南话,这为他创作琼剧提供很好的语言基础。
陈艺天走上编剧这条路,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父母引入门的。陈艺天的父亲是当地业余潮剧团的司鼓、领奏,母亲年轻时也是村里业余潮剧团演员。“小时候,我就喜欢到剧团去看排戏。”陈艺天说,他经常在排练场、戏台角听着戏睡着。戏散场,才随父母回家。
也正是如此,陈艺天从小就对潮剧的情节、唱腔非常熟悉,会操一口流利的潮汕话。陈艺天上高中时,学校对面就是当地的专业潮剧团。剧团里有名编剧曾到陈艺天父亲所在的剧团里指导过,因此也认识陈艺天。有一次,陈艺天路过剧团门口,被编剧叫过去帮忙誊写剧本。当时的剧本创作都是手写,编剧写出来的剧本初稿需要誊清抄写。
后来,陈艺天每逢周末就到编剧老师宿舍誊写剧本。
“高中三年,我除了帮编剧老师誊写剧本,也深深爱上了戏曲编剧。”陈艺天说,他大量时间都花在阅读各类剧本上,高中毕业后,在县潮剧团几位老师的帮助下,陈艺天顺利考入县广播站,担任采编播岗。当时,周边的民营剧团渐渐多起来,并开始流行电脑字幕。陈艺天便利用空暇时光帮助剧团录入字幕。
在陈艺天看来,正是高中时期誊抄剧本、参加工作后录字幕这些经历,为他后来剧本创作积累了经验。此后,陈艺天开始帮一些剧团整理、加工一些老剧本,并在老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指导下,开始独立执笔写原创作品。2003年,陈艺天处女作潮剧《血溅三宝袍》出炉,由广东潮剧院一团首演。2007年,陈艺天被福建省文化厅选送,前往上海戏剧学院高级编剧研修班进修,师承当代著名剧作家罗怀臻,实现了从业余编剧到专业编剧的华丽转身。
剧本改到足以打动观众
2009年,陈艺天作为特殊人才从上海引进到海南省琼剧院,开启他的琼剧创作之旅,一路耕耘收获颇丰,《马援伏波》落户广东西秦戏,亮相北京、西安、广州等地。《红树林》《木棉花开》《路博德》《布衣卿相》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创作资助,《后皇嘉树》《海峡一家亲》等多部剧本发表在戏剧核心期刊。陈艺天来海南15年,搜集了大量的海南历史文化素材,把“海南双璧”(丘濬、海瑞)和“伏波双璧”(路博德、马援)搬上舞台。
陈艺天认为,海南有取之不竭的历史创作资源,他更希望在琼剧创作上能后继有人。
“我的一些剧本从专业角度来看,有褒有贬,但观众却非常给面子,很‘叫座’。”陈艺天说,每一个剧本的出炉,都需经过反复打磨。他有一个习惯,剧本交给剧团排练之后,创作并未停止,不管团领导、导演、唱腔设计、还是演员提出建议,他都会认真消化,不厌其烦地修改,直到剧本修改得足以打动观众为止。
虽然生活中他不会讲海南话,但写起剧本来,各种海南话词汇他却是信手拈来。原来,为了让剧本更接地气,两本海南话音韵字典是他创作必备的工具书。
在陈艺天看来,能成为一名琼剧编剧,是偶然也是必然——从上海到海南的机缘巧合,且海南话与闽南话同源同宗;而自己从小受潮剧熏陶、甘于寂寞百折不挠、敢于自我否定,海纳百川的创作态度,又使他必然走上剧本创作的路。
年近花甲的陈艺天依旧充满了创作激情。他也期待着,未来能为海南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琼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