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今人物竞风流
吉大文故居。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翻拍
吉大文像
邢福义
陈垂斌

  ■ 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昌化江畔,尖峰岭下,数千年来,勤劳的人们在这里生存,在这里经历悲喜,历史在这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在乐东黎族自治县这片古韵悠悠的土地上,一代接续一代,涌现出许多风流人物,他们的名字和故事与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紧密相连。

  他们中有文化的开拓者、传播者,有科学的创新者、引领者,有艺术的创作者、传承者,更有许多关心民众、心系家国的英雄人物。他们共同写就了这片土地的传奇,涵养了这里的文化特质。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些风流人物的故事,感受人格的魅力、信仰的力量。

  邢梦璜、吉大文、孙元度等 涵养文脉惠后人

  行走在位于海南岛西南部的乐东,总是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这里的文化之盛,大抵无法用一个吸引眼球的数据概括出来,也无法整齐划一地装进一间标准化陈列的展馆。老房子的楹联、街头老人的书法研讨、堆满大小陶瓷器的窑口,以及古村的民间博物馆,皆是乐东文化的生动体现。

  如此浓厚的文化气息源自何处?答案是千百年来耕读传家的传统,以及历代乐东先贤延续文脉、传播文化的努力。

  在乐东黄流镇黄西村外的水井山上,一座古墓静卧,墓主人是乐东历史文化名人邢梦璜。邢梦璜生于文昌,60岁时迁至黄流,虽非土生土长的黄流人,但他在黄流生活了26年,学养深厚,声望甚高,潜心传授儒学,开启了乐东文化教育的新篇章。他定居黄流后,当地历代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的举人和贡生有近60人。他著有《磨崖碑记》和《至元癸巳平黎碑记》,为元朝初期海南两次“平黎事件”保留了珍贵的历史文献,这两篇碑记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乐东九所镇镜湖村(古时属崖州管辖),清代举人吉大文的故居坐落于此,虽然生存年代与邢梦璜相隔数百年,但他们二人均以诗文闻名,官声亦佳,对乐东乡风文脉产生了积极影响。吉大文的一生曲折多变,虽才华横溢,平乱有功,却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然而,多舛的命运却使他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的“崖州八景”诗传遍崖州,脍炙人口,如《湖中晚望》《湖村》等诗作,细腻描绘了家乡美景,歌颂了家乡之美。

  清代黄流廪生孙元度,据说他“为文警辟”,留下的较为有名的文章是其游览“大小洞天”后所写的《鳌山探胜记》。孙元度曾在琼台书院深造,其学问和品行备受府城主官赞誉。众多文人雅士纷纷与之建立友谊。学业完成后,孙元度选择回到黄流,致力于家乡建设。他秉持正义,端正风俗,严厉打击土匪活动,坚决抵制洋烟,并倡导成立义济会,积极投身家乡的公益事业。

  此外,还有三代“连贡”的陈峻琚家,曾参与主编《崖州志》的张嶲、邢定纶,曾任琼州府学教授的陈锡熙等。从古至今,乐东出现了一大批学有所成的读书人,家乡培养了他们,他们反过来也涵养了家乡的乡风、文脉。

  颜任光、邢福义、林毓豪等 治学从艺攀高峰

  走进乐东九所镇乐罗村,村舍俨然,良田环绕村外,看不出与其他村庄有何不同之处。但与村中人闲谈,却能感受到他们的自豪感,言谈中的高频词之一便是“博士村”。

  “博士村”的雅称从何而来?原来,20世纪初,乐罗村颜氏一家出现了以留美博士颜任光为首的3名博士和1名硕士,该村因此被称为“博士村”。乐罗颜氏在海内外取得的科学成就,即使在教育发达的今天也极为少见,他们的杰出已成为一种传奇。

  颜任光出生于1888年,是中国现代试验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我国仪器仪表研究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1948年,颜任光出任私立海南大学首任校长。这位从海南岛西南部走出去的杰出物理学家,他的成长经历、学术成就及爱国爱乡的精神,曾激励了许多海南学子。

  距乐罗村不远的黄流镇,是著名汉语言学家邢福义的故乡。邢福义的成长颇为不易,只上过10年学、仅有大专学历的他,靠几十年如一日的顽强自学成为享誉国际的汉语言学家。自20世纪60年代起,邢福义致力于提高中国的学术地位,通过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弥补了我国语言研究与外国语言研究的差距,并提出独特的语言理论。

  在华中师范大学任教期间,邢福义常以“抬头是山,路在脚下”自勉,教育学生要不断攀登学术高峰。

  不知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还是榜样发挥了示范作用,在乐东,无论是治学还是从艺,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精神得到了更多的体现。

  当游客走上三亚鹿回头风景区山顶,总是会被大型雕塑《鹿回头》吸引,这座雕塑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标识之一。这一经典作品出自乐东籍著名雕塑家林毓豪之手。林毓豪1940年出生于黄流镇一个农民家庭,自幼热爱美术。因家境贫寒,买不起画纸,他就用烟盒作画。成才后,他创作了许多广受赞誉的城市雕塑和纪念群像,这些作品分布于江苏、广东、海南、陕西等地。

  陈垂斌、陈曼夫、林吉典等 舍身取义为家国

  千年文脉绵延,滋养着在乐东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也唤醒了许多英雄儿女爱国爱民的情感。

  以诗文闻名的吉大文,蛰居在家期间积极参与修学宫、建祠堂、筑桥、修路等家乡事务,当他得知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后,为加强东南防务,需要调自己去福建任职,虽然已经67岁,仍慷慨前往,最终病死任上。

  在这种乡风的影响下,到了革命年代,乐东涌现出一批舍身为国的勇士。“生当为祖国,死亦斗恶魔。望楼水不断,永唱《国际歌》!”这首慷慨激昂的绝笔诗来源于革命烈士陈垂斌。1900年,陈垂斌出生于海南崖县第四区乐罗村(今乐东县利国镇乐罗村)的贫苦农民家庭,曾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上海大学。他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成为上海学生联合会的领导人之一,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沪期间,他与王文明等人成立了琼崖新青年社,出版《琼崖新青年》(后改为《革命青年》月刊),积极宣传革命思想。

  后来,陈垂斌随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渡海讨伐琼崖军阀邓本殷,留在海南从事革命活动,并当选为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委员兼组织部部长。1927年,他任琼崖特委常委,负责宣传工作,不久后受组织指派,前往陵水县指导建党建政工作,参与筹建陵水县苏维埃政府。

  1929年,陈垂斌回到故乡乐罗村,组织特别武装队打击黑恶势力和流氓盗贼。1932年,广东省国民党政府发布通缉令追捕他。1933年,陈垂斌在战斗中负伤被捕,坚贞不屈,拒绝敌人的诱降,最终于1933年3月9日被敌人下毒害死,年仅33岁。

  英雄已逝,但精神不倒,他的那首绝笔诗,如清澈的望楼水,流进琼南人民心间,让革命的火种燃烧起来。

  当外敌入侵,山河破碎,乐东英雄儿女站了出来,涌现出陈曼夫等一大批抗日英豪。陈曼夫1913年出生于乐东佛罗镇老孔村,年少时受革命思想影响,怀有爱国之心。1939年,日寇入侵海南,陈曼夫成立抗日游击队,多次筹集武器弹药。其父陈金声全力支持,家产变卖殆尽。1939年6月,陈曼夫率队阻击日军于木头园,取得琼南抗战首胜。1941年,陈曼夫在突围中不幸被敌击中,壮烈殉国。

  陈世德、林吉典、颜绍禹、孙受寰、邢福生、韦烈三……在乐东的英雄榜上,一个个名字耀眼夺目。他们都曾为这片土地献出了满腔赤诚,他们的故事便是乐东人文精神的最好诠释。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琼海观察
   第007版:专题
   第008版:广告
   第009版:广告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中国新闻
   第012版:世界新闻
   第013版:海南周刊
   第014版:发现乐东·探史
   第015版:发现乐东·探史
   第016版:发现乐东·探史
   第017版:发现乐东·探史
   第018版:发现乐东·探奇
   第019版:发现乐东·探奇
   第020版:发现乐东·探美
   第022版:发现乐东·探美
   第023版:发现乐东·探物
   第024版:发现乐东·探物
   第026版:发现乐东·探物
古今人物竞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