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7月4日讯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曹马志)挥别近40天,回归大海的“海棠”仍然牵动着人们的心。7月4日下午6时许,随着中国渔政46016号船驶离海口秀英港码头,短肢领航鲸“海棠”放归后的首次回访暨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此次活动由省海洋厅、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共同开展,回访调查时间为7月4日—8日。
“‘海棠’在海的另一边过得还好吗?我们始终牵挂它的近况。期盼在此次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中与‘海棠’在大海中重逢。”在船上接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组织参与回访调查活动的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难掩激动,此前全程参与救助放归“海棠”的一幕幕场景如在眼前——
今年1月3日,一头短肢领航鲸因为受伤搁浅在三亚海棠湾沙滩,有热心游客发现后立即打电话求援。经海南多家单位和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紧急救援,它被转送至三亚海昌梦幻不夜城进行救治,并取名“海棠”。
1月5日开始进食、1月9日独立游动、1月18日肝功能恢复正常、1月23日自主下潜、4月27日血检结果正常、5月7日经评估达到放归标准……在众人温暖救助守护下,“海棠”从奄奄一息、伤痕累累到自主游动、自主进食;从进入医疗救助池输液、检查,到室外大池进行野化训练,再到回归自然家园。这场野生海洋动物接力救援共有500余人次参与、历时145天。
5月26日,“海棠”顺利回归大海。这标志着我国首例搁浅短肢领航鲸获成功救治并顺利放归,是我国鲸类搁浅救护的里程碑事件。领航鲸“海棠”救助放归行动不仅体现了海南在水生野生动物搁浅救护过程中的实力,也彰显了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的坚定立场,在国内外引发了积极的反响。此外,这次行动也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对我国海南海域鲸类等海洋旗舰动物的兴趣。
据悉,此次回访调查活动将通过卫星追踪与海上实地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再次寻找“海棠”的踪迹,了解其生活状况与族群融入情况。同时,还将对海南海域的鲸类进行种群现状与地理分布格局的全面调查,为海洋生态保护与珍稀动物救护提供科学支持。
以本次回访调查为契机,活动主办方还将计划联合中央媒体和海南省内主流媒体,根据网络信号情况开展网上直播活动,面向广大网友开展生态特色科普活动,介绍海南海域有哪些珍稀海洋动物,展示海洋生态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