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茫茫大海中,如何找到“海棠”?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

  茫茫大海中,鲸豚千千万,如何寻找到一只鲸鱼?

  7月4日晚9时许,中国渔政46016号船挺进深海,一堂“寻鲸”主题的科普公开课开在明亮的船舱内,主讲人是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员、航次首席科学家李松海。

  “寻鲸”的对象是短肢领航鲸“海棠”。自5月26日“海棠”放归大海,已过去近40天。虽然它一直在海上,李松海却一直和它远程“联系”:“海棠”身上带着深海所专家提前安装的信标,通过卫星可进行追踪。

  “放归以后,我们基本上每天都可以跟踪到信标发出的信息。”李松海介绍,通过分析,“海棠”的运动轨迹一目了然——

  从不同的时间段看,5月26日,在距离三亚市70海里、水深500米的海域入海,一直到6月2日,它一直往东北方向移动;6月3日—12日,处于逗留阶段;6月14日去往放归以来最北端;6月14日—19日,返回逗留区域;6月20日—7月4日,继续逗留。

  从游动里程看,游动累计超过1000海里,其中第一天游超50海里。在地图上,定向移动阶段,每天游数十海里,线条很长,方向明确;在逗留阶段,它基本都在几公里的范围内移动,地图上信标标记的信号点格外密集;从离岸距离看,“海棠”集中在海南岛东部海域,离海岸最近约54海里,最远达190海里。

  从下潜深度来看,放归的前几天,“海棠”下潜多在数十米,第一天最大下潜深度仅有14.25米。其后,主要集中在300米—500米范围内,信标记录的最大下潜深度在6月18日,达到575.75米。

  基于数据分析,中科院深海所专家认为,“海棠”放归以来,逐步适应深海野外生活环境,可能已经找到短肢领航鲸族群,融入“集体生活”。信标数据记录为找到“海棠”打下基础。

  寻找“海棠”,除了线上的数据外,还得依靠实地目测。中科院深海所研究人员刘明明介绍,如果观测海域气候条件良好,风平浪静,“最佳的是镜面海”,有助于提高发现的概率。另外,再次寻找“海棠”的踪迹,了解其生活状况与族群融入情况,和观测人员现场通过望远镜目测的熟练程度也密切相关。

  此次回访调查,由中科院深海所科研人员、海洋保护志愿者和媒体成员等组成观测团队。以海口市秀英港码头为始发港,朝目标点位方向夜航,预计行驶12小时左右到达目标点位;抵达目标海域后,沿设定的航线以10节左右的航速开展走航目视观测,连续2—3天,搜索海面目标动物。

  根据任务目标,采用目视调查法,对目标动物进行走航目视观测。每天从早上7时开始至晚7时结束,在目标海域对鲸类动物进行走航目视观测,一旦发现目标动物,记录目击的时间和经纬度等信息,包括开始、结束、海况和航向变化等。同时,使用高速单反相机尽可能多拍摄照片,使用无人机等拍摄相关影像数据。

  能不能再见“海棠”?敬请关注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上发回的系列报道。

  (本报海口7月4日讯)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万宁观察
   第006版:东方视窗
   第007版:儋洋新篇章
   第008版:新海垦
   第009版:屯昌观察
   第010版:专题
   第011版:中国新闻
   第012版:广告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文化周刊
以深学促落实 以实干促发展
考生明起填报志愿 7月16日公布成绩
海南省2024年军队院校 招生面试、体检工作有序开展
“海棠”,我们来看你了
“共建诚信市场 文明有你有我” 专场直播今日10时播出
上半年海南反诈 劝阻挽损1686万余元
茫茫大海中,如何找到“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