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7月12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阔的命运

  ■ 远人

  1059年年底,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进入夷陵。对于夷陵,苏氏父子三人都感慨有之,感激更有之。感慨是因秦朝白起和三国陆逊,都曾在此火攻破敌,立下不朽功名。此时面对四处遗迹,心中百味;感激是因夷陵乃欧阳修于景祐三年(1036年)被贬为夷陵令时的谪居之地。欧阳修对苏氏父子不遗余力的举荐,确是无日或忘。

  翻开《古文观止》,能见欧阳修名垂不朽的《醉翁亭记》,未收其内的《至喜堂记》并不逊色于前者。至喜堂是欧阳修二十三年前在此的居所。当时为夷陵长官的是尚书虞部郎中朱再治,与欧阳修有旧,心里不忿欧阳修无辜被贬,将县舍厅东面的堂屋修为欧阳修住宅,等堂屋落成,又邀集宾客为贺,使欧阳修感慨夷陵的贬谪生涯委实“既至而后喜也”,索性将其命名为“至喜堂”。住下之后,欧阳修发现,地属僻远的夷陵绝少有官员愿意前来,即便委任于此,也很难住满一年。但恰恰如此,无官吏横行之地才保存了淳朴民风,只觉此处“江山美秀,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

  苏氏父子三人在缓步游堂时自然不能预料,苏轼日后的仕途生涯将一次次重复欧阳修的命运,甚至连欧阳修被贬后的心境也一并继承。但苏轼当时所想,还只是三年前在开封见到的欧阳修音容。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君子会饮水思源。苏轼对欧阳修的感激之情,在《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一诗中流露得淋漓尽致:

  夷陵虽小邑,自古控荆吴。

  形胜今无用,英雄久已无。

  谁知有文伯,远谪自王都。

  人去年年改,堂倾岁岁扶。

  追思犹咎吕,感叹亦怜朱。

  旧种孤楠老,新霜一橘枯。

  清篇留峡洞,醉墨写邦图。

  故老问行客,长官今白须。

  著书多念虑,许国减欢娱。

  寄语公知否,还须数倒壶。

  这首诗无论何时来读,都能见出诗中纵横交织的历史感叹和苏轼对欧阳修的真挚感怀。苏氏父子得欧阳修大力举荐——不仅在当时,还将在日后——今日父子恰能经过欧阳修昔日住堂,令人觉得似有一种冥冥中的命运安排。补充一句,这首诗也是苏轼自故乡行舟至此,经一千六百八十余里水路,再至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舍舟登陆前写下的最后一首诗。苏轼用它结束了一段非凡之旅,这也就表明,苏轼自己的另一段人生,将随着它的完成而自然而然地展开。

  当苏氏父子三人携着家眷到达江陵时,这趟整整六十日的水路旅程终结了。此时,已是十二月深冬。

  一行人终是疲倦,尤其王弗,临盆在即,苏氏父子遂决定在江陵暂歇,待年后启程。

  当地知州王璋对苏氏父子来此,颇为兴奋,为其安排食宿。

  终于得闲了。父子仨遂将沿途诗文进行整理,打算结个集子刊行。在后人眼里,这部被命名为《南行集》的诗集包含苏轼初试锋芒的第一批作品。内收苏轼诗文四十六首,收苏辙诗二十六首,苏洵为整数,刚刚十首,共计八十二首。将沿途诗歌总结,也是对一段人生旅途的总结,同时还是一次对语言的总结。苏轼为诗集撰序时落笔便称:“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自少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这段话虽出自苏轼青年手笔,却委实能对应暮年欧阳修为梅尧臣诗集撰序时所确认的“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之言,令人赞叹。

  除了整理诗集,还有一件大事发生,到江陵后不久,苏轼的身份不再只是儿子、兄长和丈夫,还成为了父亲。王弗生下一子,取名为苏迈。

  休息将近一月,到翌年正月五日,一行人再次登程,先取陆路过荆门军,又发浰阳、渡汉水,至襄阳后越岘山和万山,特意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故居,然后入河南境内,过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和昆阳(今河南省平顶山市),至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结识了时任签判许州的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在苏轼心里,此生的最大遗憾之一,是未能在范仲淹生前亲聆教诲,此时能与其子结交,也算是完成一桩心愿。

  终于,陆行一个多月后,众人于嘉祐五年(1060年)二月十五日到达京师开封。

  虽是第二次进入,若与第一次相比,差别不小。嘉祐元年(1056年)入京时,苏轼、苏辙是无人知晓的考生,这一次入京,已为名满京华的进士,前程将展,心情自是更为开阔,可以好整以暇地看看这座金碧辉煌的都城了。

  作为北宋京师,晚至苏轼身后才诞生的两件作品对其进行过精美绝伦的描画,第一件是张择端画笔下的《清明上河图》,第二部是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张择端的画卷读来直观,孟元老的回忆笔触则令人更为感慨万千:“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北宋京城令后人向往,不仅是使人“莫知厌足”,更令人在盛世繁华中感受到生活的安定与随性而行。生在如此时代,苏轼如何会无激情?尤其自己的人生将从这座京城得到真正的展开,哪怕进京两个月不到,有恩于己的梅尧臣于四月八日仙逝,一时感伤仍让位给了海阔天空的明日期待。欧阳修和杨畋等人都分别再次举荐苏轼兄弟,开封知府、书法大家蔡襄也与苏轼窗前论书。到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苏洵经有“铁面御史”之称的赵抃举荐为秘书省试校书郎刚近一年,又被任命为河北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项城令姚辟修纂《礼书》。八月二十五日,仁宗再次亲御崇政殿,制策取士,考官为胡宿、沈迈、范镇、司马光、蔡襄五人,结果苏轼入三等,苏辙入四等。大宋自赵匡胤开国百年以来,能以制策入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二人。欧阳修难抑兴奋之情,给时为殿丞的焦千之去信写道:“苏氏昆仲,连名并中,自前未有,盛事!盛事!”

  朝廷诏令下达,苏轼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苏辙为商州军事推官。

  这是苏轼漫长人生中的第一个官职。当他于十一月辞别父亲,与送己赴任的弟弟苏辙离开开封城门,才算真正结束了自己的京师之旅。兄弟长途并辔,虽时入深冬,却是名副其实的青春作伴。在当时的二人心头,除时不时被将临的离愁别绪侵扰外,更多的是面对毕生梦想的召唤。但即便诗书饱读,历史横胸,身前身后,落叶飘飞,苏轼还不可能料到,此时此刻,与其说自己正投入前程,不如说正投入广阔无边的命运。要到许多年后,他才能亲身体会,命运的最大特征,就像他走过的浩荡长江,处处布满激流暗礁,明天的漩涡究竟会在何处,没有人能提前获知。从古至今,活在人间的每个人,无不在这样的命运笼罩之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自贸港观察 焦点
   第006版:儋洋新篇章
   第007版:新海垦
   第008版:本省新闻 关注第八届海南省“百姓身边好医护”大型公益活动
   第009版:观点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专题
   第012版:专题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文化周刊
广阔的命运
朱自清买书
芒果树(外一首)
暑日素简
土地的诗性
古代的足球世界
《对语》(国画)
蝉鸣(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