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向北 路过梅关

  ■ 梁君穷

  最近,我从海南出发向北,路过梅关古道。在历史的长河里,很多人都曾这样走过。

  岭是大庾岭,东西绵延,划分开广东和江西,也划分出了一个岭南的概念。道是梅关古道,南北贯通,连接了中原与岭南,也连接出一个文化与命运的共同体。

  我自南向北,由广东省南雄市一侧,步行至江西省大余县一侧。古道所在的山又称梅岭,既有《梅岭三章》的血色浪漫,也历来是文人雅士的赏梅胜地。

  一

  走在古道上,青石板、古枫树、关楼石碑,让人心绪穿越古今,往来梦境与现实。

  说现实,现实是古道陡峻崎岖,我走得心急气喘,说梦境,梦什么?梦的是韩愈、文天祥、戚继光……

  梅关古道,之于岭南,之于中国,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韩愈从这里走过,慧能从这里走过,文天祥从这里走过,戚继光从这里走过,汤显祖从这里走过;进京赶考的读书人从这里走过,往来贸易的客商从这里走过,背井离乡的乞丐流民也从这里走过,那快马加鞭奔向朝中贵人餐桌的荔枝从这里走过……

  马蹄声哒哒,上千年间,无数旅人从这里走过,石板一点点沉降,古道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却一步步提升。

  我从海南来,自然梦琼州。历史上,有谁如我一道,也从琼州来到这梅树下?首先想到的是苏东坡,一位极可爱的人。

  也许有人会问:苏子明明是四川眉山人,和海南关系不大吧?别急,东坡自有诗为证:“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他都自认是海南人,大伙还有什么好争论的呢?

  公元1094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岭南(惠州),带着伴侣王朝云和幼子苏过,一路走过梅关古道。七年之后,苏东坡踏上了北归路,再次登上梅岭的时候,不知道心情与之前被贬之时是否有异。

  想着东坡,不知不觉已到山顶,山顶有关楼,上书“南粤雄关”四个大字。古道开凿于唐,但关楼建造于宋,所以有“唐时岭路宋时关”的说法,不知道东坡是否见过这道南粤雄关。

  山道上,有诗为东坡的行迹佐证:“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这是苏东坡路过梅岭时所作的《赠岭上梅》,字里行间是东坡特有的乐观与浪漫。

  山道上,还展示了苏东坡的另一首诗《赠岭上老人》:“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关于这首诗,有说是他被贬惠州时路过大庾岭所作,也有说是他北归时所作。

  无论真相如何,说的都是东坡在梅关古道上遇见一位老人,他问老人,自古从这关口南去的贬臣,能有几人北归?东坡偏偏是这个能北归的人,他在惠州儋州走了一遭,最后还能遇赦北返。

  不知东坡走过梅关古道之时,有没有欣赏到漫山红梅。但想来他深知“此事古难全”,见枝也如见花,毕竟,在他还没来到岭南时,他就写下了“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岭南之梅,他早知深意。

  二

  我来得不是季节,空有梅枝,却看不到红梅盛开的场景。当然,从琼州来看不到梅花而遗憾的,不止我一个。

  五百多年前,1447年,一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也走到了梅岭。在这之前的三年里,他高中乡试第一名,又娶了与他恩爱的贤妻,一时间风光无限,人生仿佛一片光明。

  这位26岁的年轻人叫丘濬,也是后来一朝名相、一代通儒。这些都是后话,1447年丘濬路过梅关古道是为上京赶考。

  “当年未过梅关上,但说梅关总是梅。今日过关堪一笑,满山荆棘野花开。”走上梅关古道,却看不到传说中的漫山梅花,丘濬提笔写下这首诗。

  诗中满是少年意气,你们都说那梅岭上有很多梅花?我偏要自己去验一验真假!那是一个“谓天下事无不可为者,顾无为之地耳”的丘濬,天下的事哪有做不到的,只看有没有我发挥的平台罢了!

  行走在梅关古道上,读着这首《初过梅关》,仿佛能看到当年那个充满少年气的丘濬就站在这一株梅树下。

  但“过关”之后,丘濬发现现实才是“满山荆棘野花开”。第一次走过梅关,此后数年,丘濬在京城屡试不第,经历了战争,又与爱妻阴阳相别,迎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但也磨砺了他沉稳坚毅的品性。

  后来,丘濬入京为官,再提到梅关古道,他想起的不再是“满山荆棘野花开”。丘濬对梅关古道盛赞道:“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数日进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

  简言之,这条路开通以后,岭南的人才方能走出去,财货方能畅通,中原的消息几天内就能传到岭南,岭南边远一隅的风气一下子改变了。

  得以走出去的海南人才不只丘濬,海瑞也曾从这里经过。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春天,海瑞与同乡的举人一道,渡过琼州海峡,经广州,来到了梅岭,然后北上赶考。

  海瑞有没有赶上梅花盛开的时节不得而知,但他很快就明白了什么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海瑞这一次路过梅关去京城赴试,结果不中,数年后再考,又不中,最后只得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了个教谕。

  或许也正是这些人生的不顺,让中国历史上少了一个庸庸碌碌的官员,而是多了一位名震青史的南海青天。

  海瑞为了赶考过梅关,后来他却为母亲而选择不过梅关。在海瑞写给首辅徐阶的信中提到一句“老母惮度梅关,瑞独至南海而转舟至南都上河”。

  背景是当时嘉靖皇帝去世,海瑞也蹲完了大狱,迎来人生的又一春,即将赴南京上任。于是他想赶紧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

  梅关古道虽然畅通了岭南与中原的道路,但毕竟要翻越一座巍峨的大山,海瑞年迈的母亲如何过得了?于是海瑞就从江西赶到南海(今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带着老母亲乘船走水路赶往自己任职的南京。

  为天下苍生与个人抱负,海瑞毅然走过梅关古道,为了母亲免受劳苦,他选择绕道行船。

  走完这段古道,翻越一座大山,从广东走入江西,我用了几个小时。但站在历史中的那些人,从岭南特别是琼州走向中原,用了他们的一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清廉自贸港专刊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民生新闻
   第007版:儋洋新篇章
   第008版:新海垦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世界新闻
   第012版:跨越凯旋门——巴黎奥运会特别报道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文化周刊
海南向北 路过梅关
石龙赋
流动的盛宴
《小白屋》 (国画)
庭院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