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慧 黄敬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蓄力赋能,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逻辑,可以从理论、历史、文化和实践向度理解和把握“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蕴意。
理论向度: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深刻把握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则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调整生产关系,使其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现代化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本身蕴含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进步。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遵循现代化发展的规律,但归根到底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进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深刻认识和把握。
历史向度: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历史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矢志不渝求索工业化、现代化之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使用了“调整”“改变”“改进”等带有“改革”意蕴的词语阐发如何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中国共产党还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并开创性地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将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成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因此,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在新的征程,仍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而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历史经验总结。
文化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改革创新特质的浸润
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的先辈们秉承“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精神,缔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造就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改革创新特质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和强大的精神支撑,成为推动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依归。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本身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不日新者必日退”等改革创新内涵的浸润。此外,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而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的“注重系统集成”“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旨归而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理念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实践向度: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这也深刻揭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其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尤其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倒逼全面深化改革,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其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能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素空间。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吸引全球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来,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素空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能以显著制度优势、强大制度效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作者蒙慧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敬荣单位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