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仕
高等教育
《决定》
点击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在今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要发挥好龙头作用,全面提高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至关重要。因此,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办学治校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把握全面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内在要求,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全方位落实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等方面的领导作用,不断健全高校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深刻把握党的建设和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推动党的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深度融合,以党的建设引领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系统优化治理方式,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治理工作主线,牢牢把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基本要求,积极发挥“十大育人”体系的协同效应,始终把握好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要尊重教育规律和新时代青年成长特点,积极顺应形势变化,善于贴近学生,主动应对价值取向多元化对高校治理工作的挑战,帮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塑造积极向上、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以引领青年学生立高远志气、扬浩然骨气、存深厚底气来彰显治理水平。
以自主特色发展提升治理科学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高校坚持自主特色发展既是发挥独特优势,也是必然选择,要坚持科学定位、精准施策,统筹特色、突出贡献,坚持在共性中不断凝练、丰富特色,凸显优势,将学校的特色品牌做大做优做强。要主动对接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特色化方向,重点打造优势学科,建立优势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明确战略目标,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一体化发展,立足行业、引领行业,推动科技创新和行业特色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破解“卡脖子”难题、解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问题上发力,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贡献度。
以数字技术赋能治理数智化。数字技术之于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革命性影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实现业务协同、流程优化、结构重塑和精准管理是高校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治理应对时代之变与社会之变的重要战略选择。要推动基于大数据的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构集自然语言处理、视频图像解析、数据挖掘分析、数据融合计算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智能化治理方案。深化数字治理平台建设,构建精准化风险预警、智能化服务感知、网络化行动协作的治理平台,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治理全过程,并赋能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手段和管理途径的变革,对高校人才培养进行精准画像,为学业和生涯发展提供个性化督导,实现规模化的因材施教。
以制度规范推进治理法治化。法治化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本质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广大师生对于依法治校和科学化、民主化管理的诉求更加强烈,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也更加积极主动。高校要深刻把握形势变化,有效回应师生诉求,更好地引领正常办学秩序,把依法治校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以法治化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紧紧抓住制度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改革,保障师生权益,促进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严格落实制度执行成效,要将高校的学术自由和人文关怀同依法治校刚性原则相融合,切实发挥学术委员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等学校治理基本制度作用,充分把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髓,畅通师生参与学校治理的平台渠道。
以引领低碳发展促进治理绿色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引领绿色低碳发展,促进治理绿色化是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应有之义。要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做到进思政、进课堂、进头脑。建立覆盖气候系统、能源转型、产业升级等“双碳”核心知识课程体系,加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排放权交易、碳汇等学科专业建设。深化绿色低碳领域有组织的科研,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双碳”等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开展前沿理论和政策研究。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校园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太阳能光伏、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推广智能楼宇控制系统、节能灯具等节能设备的普及,加强校园绿化与生态建设,积极建设海绵校园,建立涵盖节约用电、用水、用气以及倡导绿色出行等全方位的校园能源管理工作体系。创新践行绿色低碳教育,持续开展节水、节电、节粮、垃圾分类、绿化美化等实践活动,塑造浓郁的校园绿色生态文化氛围,强化师生生态文明意识,彰显培育时代新人生态担当的育人使命。
(作者系福建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