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 南国都市报 | 南海网 | 南岛晚报 | 证券导报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13年04月15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988 闯海记忆·梦想岛
人才楼:镌刻几多闯海梦
  海口大同一横路3号3幢,原名人才楼。 见习记者 武威 摄
  1988年,海口东湖人才墙。 黄一鸣 摄
  1988年的海口简易的人才交流中心。   黄一鸣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杜颖

  人才楼、人才中心……这些名字对于闯海人来说并不陌生,都成为海南建省办特区十万人才下海南的历史见证,在闪闪摇摇的光阴里追忆闯海人的激情岁月。

  海口大同一横路3号3幢,一栋由4个单元6层楼组成的板式宿舍楼,沉寂在喧嚷的街道。

  这栋不起眼的楼原名叫人才楼,始建于1985年,对如今快速发展的城市街区来说,过于老旧了,但它记录的历史不寻常,已成为一座闯海符号,是海南建省办特区十万人才过海南的又一有力见证。4月14日,记者走近这幢老房子,感受着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与故事。

  令人羡慕的人才居所

  1988年前后,全国各地的人才潮水般拥至海南,海口大街小巷的人流中,夹杂着许多戴着眼镜,背着旅行袋,手上捏一张海南地图,气质与本岛人迥异的青年男女们。大同路当时正是海口市委市政府集中办公地,又与传统商业街区解放路仅一路之隔,找地方落脚的、寻找工作的、投亲靠友的,人流涌动,热气腾腾,大同路周边的一些招待所、旅店也早已人满为患。

  与出租房屋、负责那些只身前来海南创业的人暂住的招待所不同,大同一横路上这座新落成的人才楼是专门分配给“人才”住的,这不免总引发着过路人的阵阵议论,人才楼字样的牌子挂在最显著的位置,“能住在这样的楼里那得是什么样的干部和人才?”

  当年47岁的王凤朝带着妻子和3个孩子从陕西宝鸡千里迢迢渡海来琼,寻到楼门前时,算松下了一口气,“以后这里就是家了。”

  王凤朝的大儿子王浩当时21岁,回忆那时人才楼的情景历历在目,“这座楼是周围这一片最新最好的,3单元还设了一个招待所,楼北边是一块空地,东边紧挨着是公安局宿舍,西边则是水沟,长满了齐膝的野草。”

  据海口市就业局的退休老同志回忆,海口在人才引进工作上是先于建省启动的。人才楼始建于1985年,1986年竣工后就相继有各地的人才前来入住,房子设计了两种户型,三房两厅和二房二厅,三房的100平方米,两房的也有80平方米,按照当时的标准是要有海口市招干指标的高级技术人才方能入住。

  王凤朝是电光源技术方面的高级工程师,据王浩回忆,那时海口对人才可谓求贤若渴,像父亲这样外地来海口的,市里分配了一套三房两厅居住,安顿好之后便直接进入海口市灯泡电器厂上班了,母亲和自己的工作也有了着落。老机场路(现蓝天路)当时很火爆的国营“南天大酒店”便是王浩在海口的第一份工作,是政府安排的“正式工”,住了新房,孩子也进了这样好的国营单位,让不少家乡人羡慕不已。

  海口橡胶厂、无线电厂、南宝电视机厂、纺织印染厂、海德涤纶丝厂、椰岛公司……一批批有“指标”的从五湖四海赶来海南的人才,被安排进了风光的国营企业,王浩回忆,母亲当年在一家叫海山纺织厂的企业,还经常听邻居们夸说,“呦!您那是国营的哦,可比我们这集体制的要好呢!”

  记录了几多人才楼变迁

  与王家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20多年来一直住在人才楼2单元5楼的粘孝信,他1986年从云南西双版纳来,是海口当年第一批人才引进名单之列的。妻子阿惠不同意,没跟粘孝信一起南下,说“从重庆来西双版纳二十几年在这里,又要‘挪窝’,去海南啥子根基都没得。”

  粘孝信坚持要来,西双版纳普文糖厂不想老粘走,不放他的档案,可老粘没犹豫,为着那份理想和憧憬,“档案不要了也要来这里。”妻子拗不过他,一年后也跟来了。粘孝信是搞食品饮料工艺的高工,在椰岛公司,一干又是十几年。

  1990年代,随着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陷入低谷,现实生活与理想的冲突逐渐凸显,人才成长所需的大环境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更大的改善。老粘有同感,“一些年轻的工程师选择调头离去。楼上的两家邻居,还有隔壁的那一家,没几年便打包行李离开了。说是回大陆,没好细问。”76岁的老粘说起这事时有些落寞。

  在老粘的家里,对比着老照片,二房二厅的布局跟当年1986年住进来时没有任何改变,门窗有些旧,地上也有些反潮,需要经常擦,老粘和老伴没有舍得花钱去买公司后建的集资房,“这里虽然简陋,但存着过去的梦,舍不得离开了。”

  王光新住进人才楼时是1991的事了。

  海南建省办特区震醒了很多人改变生活追逐理想之梦,“当时电视里边大张旗鼓地宣传着经济特区,我也被这种激情的力量鼓舞着。”在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作教授的王光新,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自我推荐信,寄到了海口市人才中心。没多久,指标下来了,他跟同样优秀的妻子有了具有双指标调入海口的身份,从西安到海南,3天3夜的路程让他记忆深刻,随后他便跨进了海口某大学的校园,妻子也正式调入了工业局,生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王光新一家在人才楼居住了6年。他记得有一次,小女儿在家里拉小提琴,琴音越窗而出,吸引了街上的两个年轻女孩,她们也是闯海人,一番寻找才找到王光新的家,夸奖了小女儿一番,感叹着海南要是再多一些文化气息该有多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时仍亲切而单纯,有多少闯海人,就有多少不同的闯海梦。”

  如今的人才楼沉静、安宁,在闪闪摇摇的光阴里伫立于街区的一角,偶有几许春光拂掠,似在追忆闯海人的那段激情岁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评论
   第003版:海南新闻综合
   第004版:非凡的历程
   第005版:海南新闻社会
   第006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07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09版:文件
   第010版:体育新闻综合
   第012版:娱乐新闻综合
   第013版:海南周刊
   第014版:特稿
   第015版:特稿
   第016版:特稿
   第017版:特稿
   第018版:文苑
   第019版:收藏
   第020版:艺术
   第021版:影视
   第022版:热点
   第023版:热点
   第024版:海之南
   第025版:史话
   第026版:随笔
   第027版:乐活
   第028版:行走
人才楼:镌刻几多闯海梦
求职信 潮水般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