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昌清澜港到西沙永兴岛,今年50多岁的三沙永兴水电管理站副站长翁连平在这条航线上往返了33年。从木船到铁船,从开船没有固定日期,到现在的每周一班,翁连平着实感受到三沙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给工作、生活带来的便利。
翁连平的父亲在原西沙工委工作,他18岁时也来到岛上,参与建设。在年轻的他眼里,西沙美丽富饶,但是当时永兴岛连通海南本岛的交通却异常困难。
“只有西渔130、西渔120这样的小铁船,吨位不大,抗风能力差。”翁连平回忆说,“碰上大浪,一个浪头打来,可以盖过船头,人在船上有时连站都站不稳。”
这是一条寂寞且艰辛的航线。南海无风都有三尺浪,特别是在西沙,风浪比较大。一次,因家中有急事,翁连平乘坐渔民的木帆船回海南本岛。船朝着文昌开,但因要借助风力,航行呈Z字形行进,花了两天两夜时间才回到清澜。
“遇上台风等无法通航的恶劣天气,工委的干部、职工往往几个月都无法离岛,缺淡水、缺蔬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交通不便,令在岛上工作过的很多人错过了人生的重大时刻。翁连平告诉记者,有的同事家中亲人病逝,发来电报让他紧急赶回去,可没有交通工具,只能苦苦地等,有船了才能回去。还有人,家里妻子生孩子,回去后,孩子都快满月了。
从1978年国家批准建造“琼沙号”,到“琼沙2号”,再到现在的“琼沙3号”,三沙交通补给船每次升级换代,都给驻岛干部、官兵和渔民带来欣喜。尤其是去年三沙市成立后,“琼沙3号”由原来每半月一个航次,增加为每周一个航次。
“现在发船次数越来越多,再也不用提前多天做计划了。”翁连平说。“琼沙3号”交通补给船能载客200人,从文昌清澜港出发,一般十五六个小时就到永兴岛。
三沙设市后新建的第一艘交通补给船———“三沙1号”,预计明年可以投入使用。届时,由海南本岛前往三沙的用时将缩短至八九个小时。“今后的旅途会越来越舒适。”翁连平对此充满了期待。
(本报永兴岛7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