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胡续发 杜颖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迎难而上。在三沙采访多日,记者发觉,面对重重困难,新生的三沙市何尝不是在发扬愚公移山精神?
一年前,记者初登三沙市晋卿岛,岛上原始落后的状况令人印象深刻: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子;没有淡水,喝水全靠老乡从潭门运,洗澡就指望海水和雨水;柴油机发电每天只舍得晚上开3个小时,渔民打鱼回来后,所有的业余活动就是谈天说地……
一年后,记者再登晋卿岛,欣喜地发现小岛发生了堪称“巨大”的变化:渔民们喝上了充足的淡水,用上了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发电,看到了想看的电视节目。他们明亮的眼睛、灿烂的笑容,令人久久难忘。
也许很多人不能想像,这些陆地上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一望无际的海洋孤岛上,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千百年来,世世代代行走大海的海南渔民,远离大陆远离亲人,岛屿特殊的生产生活条件,让他们只能把改善生活的念头咽在肚子里。
然而,仅仅成立一年的三沙市办到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快马加鞭,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民生改善不断有成效,年轻的三沙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正如原西南中沙群岛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谭显坤所说,“以前的三沙,工作难、交通难、通讯难、用水难、吃菜难。现在,永兴岛的码头建好了,污水处理项目竣工了,新医院投入使用了,各岛礁有了岛际交通船,‘三沙1号’抓紧开建……这些都曾是我们那一代人履职时甚为遥远的梦。三沙设市,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很了不起!”
这是建立在自然环境恶劣、物资短缺等实际困难基础上的成就。新生的三沙市,人手少,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各部门都是“白加黑”、“五加二”。一人多岗、一岗多职现象普遍存在。所有人都不得不放弃休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人说三沙是珊瑚礁城市或浪花上的城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三沙市不同于国内任何一个城市,运作没有现成模式可依循,建设发展没有范例可借鉴。面对这种情况,三沙人不等不靠不要,创新发展理念,使工作更加科学、更加健康可持续。
行走三沙,感受最深的,是当地居民幸福感明显增强。记者在鸭公岛、晋卿岛、银屿、赵述岛上随机采访了多位居民,他们对生活变化的看法,非常的一致———“现在好多了”。
采访三沙,记者为见证三沙一年之变而自豪,为正在凝聚的三沙精神而鼓舞。 (本报永兴岛7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