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清华大学的朱令“铊”中毒事件,复旦大学宿舍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刺死室友案……从过去“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情谊到今天“感谢舍友不杀之恩”的无奈,如何正确处理微妙的宿舍关系困扰着90后大学生们。
新学期伊始,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已成为许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课题。
“极品舍友”遭吐槽
三亚某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大四学生王峰(化名)大学四年一直住在该校的4人宿舍中。王峰说,他们宿舍4人来自不同省份,性格并不投机,几乎玩不到一块。特别让他反感的是其中一名室友喜欢把宿舍当厨房,“他经常在宿舍里用电饭煲等小家电做饭,他说做饭是他的一大爱好,他觉得他做得很好吃,经常自告奋勇给我们做,开始我们都吃过,但后来我们都不想再吃。”王峰透露,宿舍里经常弥漫着油烟味,宿舍里用电器也很不安全,有时候吃剩的饭菜不及时扔掉,还引来了老鼠。
“我宿舍里也有个‘奇葩’”,来自黑龙江的大二学生的李星(化名)在被问及与舍友相处的情况时这样回答,“我有几次发觉自己的护肤品和日用品找不着了,开始怀疑是自己粗心,忘了放哪了,可有一次回宿舍看见我那个室友正在用,我问她‘这是我的护肤品吗?’她只回了句‘是啊’其他什么也没说,当时我很生气,想着还得和她再住两年,也就强忍着。”
宿舍矛盾“男女有别”
海南大学辅导员齐小伟介绍,宿舍矛盾也“男女有别”。女生间小吵小闹多些,闹起来多是“动动嘴”,但男生宿舍矛盾一旦被激化,很容易演变成“动手”。
女生之间或许会因为一些生活上比较琐碎的事闹别扭,而男生间的矛盾一旦触发,很容易大打出手。齐小伟说:“男生之间即使有了小矛盾,也不愿意讲出来,但当双方冲突到达了临界点时,处理矛盾的方式难免走向极端。”
记者随后在琼州学院调查了解到,作息时间不统一成女生宿舍最大障碍,矛盾比例超过80%。大三的学生小李从小就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她每天晚上8点前就洗好澡,看书看到10点就上床睡觉了。但是她的室友却都是“夜猫子”。小李睡得早起得也早,早上5点多钟她就开始洗漱了,而室友们这时睡得正香。
而在男生宿舍里,舍友们的相互指责多为了游戏。海南本地的小蒲认为,室友因游戏而产生摩擦是很多男生宿舍存在的问题。小蒲与其他三位室友相处得很好,但是打起游戏来大家有时就会“翻脸不认人”,有时候指责发展成互相对骂,“万一一时冲动,做了伤害室友伤害自己的事情那就后悔莫及了。”小蒲说。
专家:把宿舍人际关系当成必修课
三亚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专家师咸卿说,和谐、愉快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学生性格和品德的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有帮助作用。相反,不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会严重影响到学生自身的情绪和生活,也破坏和影响高校整体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气氛。当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大学生们应敢于面对。
90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个性特征较强,心理矛盾、负面精神问题、心理障碍较突出,并容易由此引发种种的心理和生理问题;同时,大学生初次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共同生活,他们的个性差异明显、自尊心强并且人际交往能力还没有得到锻炼。
师咸卿分析,90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除了心理因素、性格差异,还与高校对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视程度和指导不够有关。他建议高校要为大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微妙的宿舍关系?不少高校也开始了新的尝试。据了解,三亚学院定期指导学生进行“宿舍小测评”,让大学生自主探讨宿舍矛盾的形成,进一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问题,避免或减少与他人发出激烈冲突和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