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17年11月02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信家长群也需要“减负”
  海南观察

  ■ 张成林

  近日,网上一则“一言不合,班主任将家长踢出家长群”的消息,在广大学生家长中引发热议。据报道,一位家长因为在微信家长群里质疑老师收礼,不公正地将身材矮小的儿子常年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与班主任老师发生争执,随即被班主任踢出了群。而据记者对家长群的调查,我省不少老师认为在家长群里如此行事欠妥,而更多的家长则吐槽家长群问题丛生、变质变味。

  家长群的设置,意在加深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可是,眼下,不少家长群却面临着难堪的尴尬——一些老师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甚至不管不顾,将学生成绩、在校表现、批评抱怨公之于群,甚至有如上例一样随意把家长踢出群;而部分家长则更热衷于表演,动辄“老师辛苦了”“老师真伟大”,稍受点赞便晒娃炫耀,一言不合就群内互呛,全然不在乎沉默家长的感受。

  如此这般,好端端一个沟通群,变质变味,竟成了一个充满心机的“表演群”。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你来我往、“斗智斗勇”中,大家纷争着与学习无甚关联的细枝末节。一些家长群也因此失去其应有之义,非但起不到促进沟通、加强交流的作用,反倒使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甚至导致部分“吃瓜”家长“谈群色变”。如此乌烟瘴气的现象,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在校学习。

  化解如此尴尬,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家长群并不是万能的。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微信应用俨然成为国民必备,覆盖身边每个角落,给沟通交流带来极大便利。把微信群引入到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中,看中的也正是其“多对多”的沟通便利性。然而,这种便利并不意味着教育中的任何事情都可走此捷径。也就是说,家长群并非万能的,其开放公开的特性,注定其效用只能体现在信息发布与接收上。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家长群的尴尬、变质变味,归根结底,在于其承载了太多期待,背负了太多浮躁欲望。为了表现自身尽职尽责,老师把学生表现公之于群;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多关注,家长千方百计“讨好”老师;为了展现自身优越感,家长情难自禁到处晒娃……可殊不知,在开放公开的场合,目的性太强的言语、行为,往往会招致集体的反感。浮躁喧嚣中,不少家长群脱离了信息交流的本意,也难怪沦为众矢之的。

  当前的家长群俨然成为学校教育的另类场景。在教育极度焦虑的当下,家长群内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各方的轩然大波。孩子们在校园内安静、单纯地学习,而家长群内却极为热闹喧嚣,你一言我一语,心机重重,各显其能。对每一个家长来说,其所有的努力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茁壮成长,可我们如此浮躁功利的心态、行为,又怎能培育出人格健全、性格良好的下一代。

  家长群不是老师的“自留地”,也不是家长的“表演场”,背负不了老师和家长过多的期待。我们需要像给学生减负那样,也给家长群多“减负”,让其回归信息发布与接收的本义。学校教育自有其规律,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一刀切”在群内便利解决。只有正确认识家长群的功能,尊重教育规律,多保持一份淡然,少一些急功近利,让信息在群内流通更顺畅,家长群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有益补充。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第003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第004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第005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第006版:评论
   第007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8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9版:广告
   第010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11版:专题
   第012版:本省新闻社会
   第013版:中国新闻
   第014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15版:中国新闻视点
   第016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17版:理论
   第018版:体育新闻综合
   第019版:健康周刊
   第020版:健康周刊
扫描二维码关注“海南观察”“码”上读懂海南
微信家长群也需要“减负”
“非医生也可办诊所”具有示范意义
一串十签没底线
微评
“无路可骑”不应是城市之痛
努力擦亮“长安杯”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