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佳琪 李艳玫
“在海南的土地上,选育了黄花蒿新品种‘海青一号’。”在中国中医药50人峰会暨2024三亚中医药论坛举办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士林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十多年前,他们开始在海南培育黄花蒿的新品种。十多年后,他们收获了“海青一号”。
去年9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第706号公告,授予一批植物新品种权,“海青一号”位列其中,是首个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的黄花蒿(青蒿)品种。该品种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
“海南气候温暖湿润,野生黄花蒿资源类型多种多样,为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了可能。”据陈士林介绍,“海青一号”来源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一份野生种质资源,该品种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叶面积较大、单株叶片产量较高,均一性较好,青蒿素含量大于1.5%。适于在我国东南部海拔800米、气候潮湿向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生长,最佳适宜范围主要在海南、广西、广东,其中海南能够实现两季种植。
“以前,大部分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含量在0.1%至1%,如今经过定向培育,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含量提高了不少。”陈士林说。
陈士林打了一个通俗易懂的比方,即100公斤的黄花蒿药材一般只能提取1公斤的青蒿素,而“海青一号”则能够提取1.5公斤青蒿素,提取率增加了50%。因此,能够显著降低青蒿素提取成本,增加利润,保障我国青蒿素原料供应优势地位。
“正因为海南独特的气候条件,才能够培育出优质的黄花蒿品种,并实现两季种植,这也是海南发展中医药产业最大的优势。”陈士林说。(本报三亚1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