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邱江华
有人说,文创是旅行的最后一站。春节假期,许多游客在海南打卡旅游景点时,也不忘购买一件文创产品,或是海口火山口的冰箱贴,或是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布袋包……曾几何时,文创成了浓缩地域文化特色的名片。
近年来,海南文创产品推陈出新,涌现不少颇具地方代表性的IP形象,文创产业迸发出巨大活力。不过,面对消费需求与趋势催促着跨界融合时,海南又该如何抓住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层出不穷 海南文创活力足
眼下正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的苏轼主题文物展,除了珍贵的展品外,东坡集市上的文创产品也是一大亮点。春节期间,东坡集市人流络绎不绝,在海控瑶城展位前,一位男孩被眼前的宋瓷考古盲盒吸引。
“这款文创把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结合,把‘微型版’的文物藏进土中,让孩子体验考古的乐趣,要不要买一个呀?”禁不住孩子喜欢,男孩母亲将这款盲盒买了下来。
“展览太火爆了,我们想借着这个机会,把公司的玉米东坡酥、苏老诗香等特色文创产品推广出去。”海控瑶城展位工作人员文茹说。
当下,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步发展成为旅游行业的新兴经济门类,由此衍生出的文创产品呈井喷之势。在海南,无论是商业企业抑或是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都在通过开发文创产品等多种渠道成为文创产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推动者。
比如,近年来海南省博物馆打造了原创自主IP品牌“南溟子”,并开发了明信片、人偶公仔等系列文创产品。三亚市图书馆的“鹿小图”也拥有旅游纪念品、文具套装、生活用品等近百款文创产品,该馆还将“鹿小图”IP融入不同阅读场景,以“阅读+文创”模式,推出系列科普栏目等。
层出不穷的文创产品在多个场景中生动展现了海南文化的魅力。在琼海,融合香水柠檬、椰子油等海南元素打造出的冰淇淋广受好评;在万宁,马仔冲浪冰箱贴、乘风破浪折扇等文创产品,尽显冲浪旅游特色;在海口骑楼老街,钥匙扣、相框等充满海南非遗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精致又吸睛。
资源丰富 产业发展潜力大
伴随着“文博热”,如今文创产品走红已不是新鲜事,从故宫博物院的“朝珠耳机”,到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再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文创雪糕”……越来越多文创产品走进生活。文创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有专家认为其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海南的文创产业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这几年也涌现了一批文创IP、文创精品,但体量、规模都还比较小。但在业界看来,这恰恰是海南文创发展的优势。
从政策利好上看,连续多年,海南出台多项政策纲要,以顶层规划引导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海南以“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等财政资金支持文化产业迸发活力。作为文化产业的分支,积极融合、包罗万象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可享受到这些政策的扶持。
从文化资源上看,海洋文化、黎苗文化、东坡文化……海南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创设计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相比其他地区,海南许多文化资源开发不深,给文创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空间。
从建馆之初起,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就将文创产品开发放在重要的位置,这些年,博物馆建立了文化创意资源信息数据库,开发“南海礼物”“华光礁I号”“南海拾贝”“耕海牧渔”“海上丝绸之路”多个系列百余款文创产品。
“只要是我们馆办的展览,展览最后一部分一定是文创产品。”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说,希望通过文创产品等方式探索博物馆的无限可能性,带动更多年轻人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的深化。
跨界融合 拥抱市场空间阔
提到文创,许多人想到的仍然是充满设计感的“小玩意”。其实,受商业资本竞相涌入、消费者文化品位提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文化创意“变现”的方式早已不局限于“小玩意”,文创正在积极拥抱农业甚至工业等产业。
从北京辞职回乡后,吴桂从父亲手里接过了琼海大地母亲山茶油合作社,种植了500亩油茶。海南油茶质量好,但品牌度低,如何打出名气?
海南文化创意研究院将吴家父子两代人种油茶的故事提炼出来,结合地理位置与人文故事,打造出全新品牌“万泉丹露”。如今,穿着“新衣”的油茶产品早已走出海南。
而在海口昌学村,发展动漫文创产业同样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探索。动漫产业进驻后,村子更漂亮、更干净、更宜居,也给村民带来收入及工作岗位,并让一些空置民宅得到利用。
从农产品到农村,海南的设计公司、企业等纷纷将目光投到了乡村文创产业上,让文创设计产品成为乡村融入现代产业的重要方式。“在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借助文创设计打出差异化特色牌,就可避免出现‘千村一品’。”海南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房景峰说。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在参加海南国际文创周时曾表示,文创的本质就是创新,而新就意味着新思想、新基础、新平台。“我们的文创要有生命力,就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是我们今后文创融合的重要发展方向。”
放眼世界知名自贸港,文化创意产业都在成为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海南在文创产业上是后起之秀,正通过跨界融合,涌入更大的“蓝海”。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国南海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