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诗词中的清明

  ■ 吴建

  行走在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我们又一次与清明邂逅,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清明是我国众多传统佳节中最具多愁善感的节日,引得无数骚人墨客触景感怀,诗兴勃发。于是,清明漫过一首首诗词,逶迤而来。

  清明时节,往往阴雨霏霏,叫人哀思悠悠。人们在这一天都要祭扫先人之墓。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怨,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漫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

  古诗中写哀伤逝者极深悲痛心情的,似乎要数宋代诗人高翥《清明》一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柳暗花明,景色旖旎,但已逝的亲人却享受不到这大好春光了,怎不令人痛断肝肠。苏轼的《江城子》词也是清明悼亡诗中的杰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纯用白描,自然真切,毫无斧凿之痕,全词句句有声,催人泪下。一代豪放派词人竟能写出如此缠绵婉约的词句,可见其对亡妻的思念之深。黄庭坚的《清明》别具一格:“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人由清明扫墓想到人的生死问题,进而有感于人的价值,表现了诗人旷达之中包含的郁勃、不愿与俗沉浮的兀傲之气和对仕途贤愚混杂的愤懑之情。

  清明又名“踏青节”,概因“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最宜外出郊游。清明踏青的习俗,据考证起于唐,盛于宋,时人谓之“游春”。唐、宋均是诗词鼎盛的朝代,故留下了更多传世之作,唐代诗人顾非熊的《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描写了万家车马出动,领略“芳菲莺自啭”的暮春风景。宋代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则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风和日丽,梨花盛开,杨柳葱翠,流莺娇啼。在这春和景明的美好时刻,人们竞相外出游览踏青,是多么令人惬意之事!北宋诗人张先有“芳草拾翠莫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佳句,饶有情趣地描绘了郊野踏青游人往来不绝,妇女乘春游之际采集花草,时已黄昏仍流连忘返的盛况。

  清明时节,北方乍暖还寒,南方春意盎然。唐代温庭筠的《清明日》形象地描绘了桃红柳绿,万物复苏的春天景色:“清蛾画扇中,春树玉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一首《临江仙》中也把清明景色写得惟妙惟肖:“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唐代韩愈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古诗词里的清明就是这样意象万千,隽永悠长。但无论是悲欢离合,哀思绵绵,还是风和日丽,杨柳依依,它带给我们的,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慰藉和文化上的代代传承。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3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4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特别报道 博鳌春潮
   第005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特别报道·聚焦
   第006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特别报道·记者招待会
   第007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特别报道·访谈
   第008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特别报道·问道
   第009版:本省新闻自贸港政策解读
   第010版:理论
   第011版:澄迈新发展
   第012版:新海垦
   第013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特刊
   第014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特刊
   第015版:中国新闻
   第016版:世界新闻
   第017版:文化周刊
   第018版:文化周刊
   第019版:文化周刊
   第020版:文化周刊
日月相伴济沧海
古诗词中的清明
中国档案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