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耿
编者按
4月23日,第29个世界读书日,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海南省出版发行集团主办的“回溯觉醒年代,领略伟人洞见”图书沙龙活动暨《孙中山与海南(1905—1913)》新书发布会在海口举行。
《孙中山与海南(1905—1913)》是第一部讲述孙中山与海南故事的原创图书,其填补了相关出版领域的空白,挖掘了孙中山与海南的渊源、孙中山对海南的关注及其与开发海南的联系,重点讲述孙中山和追随他的琼籍志士的革命友谊,他对海南革命、改省、开发的先见,他对海南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牵挂,他在中国革命洪流中团结引领广大海南革命者同心奋斗的革命经历和重大贡献。
这只是孙中山与海南“三部曲”的第一部,《孙中山与海南1913—1920》和《孙中山与海南1920—1925》的写作也已接近尾声。为此,海南日报记者访谈了该书作者、海南省史学会会长钟业昌先生。
记者: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或原动力,促使您写孙中山与海南?
钟业昌:我是在写《宋君耀如》时,留意到孙中山的生命历史的,这应该有20年的时间了。
我从大量史料研究中发现,宋耀如与孙中山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可以说,没有宋耀如,就没有孙中山;没有孙中山,也不会有宋氏家族。因此,写宋耀如时我是花很多时间来研究孙中山的。
在此过程中,我完全跳出宋耀如、宋氏家族来专门写孙中山与海南,是因为看到孙与宋的关系,纯粹是他与一个在外闯荡的海南人的关系,与海南本土的人与事没有任何关联、交集。
这样,我把目光转向海南本土,发现那段历史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可谓波谲云诡,风狂雨横,而孙中山是那些纷繁世事变化的源头,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海南诸多的人与事都是随着他的命运沉浮而“移动”,或喜或悲。如果不从孙中山写起,根本无法说清清末民初那段历史变幻中的海南人与事,还有当时真实的海南社会面貌。
还有,作为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是我看到的影响海南历史进程绕不过的重要人物。我有一个“六开”海南的认知,即在2000多年的海南历史时代,概要说是开郡、开化、开辟、开发、开放、开港的历史过程,而倡言开发海南的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海南历史需要大书孙中山一笔。
记者:《孙中山与海南》这套书写的是什么?
钟业昌:这套书写的是自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至1925年孙中山去世的整整20年间,孙中山与海南的人与事,以及那时的海南社会面貌,就是清末民初海南的历史轮廓,主要分三个层次。
一是以“人”而言,是革命者与治琼者。
革命者是孙中山的坚定追随者,除了海外的王斧、林文英等琼人群体,本土主要是以陈侠农、陈继虞、徐成章等为代表的“民军”(起义军、讨袁军、革命军、讨贼军等),他们在讨袁(世凯)、讨龙(济光)、驱桂(旧桂系)、驱邓(本殷)诸役中,不断抗争,屡创反动势力,并一直坚持到孙中山去世,连续激荡琼崖十几年。这一幕幕,也可说是琼崖共产党组织诞生之前,海南人民的苦难斗争史。
治琼者方面,既有孙中山的支持者,更有他的反对者。像早期的黄明堂、古应芬、邓铿等都是孙派,但他们在海南的时间都很短;而像龙济光、邓本殷等是典型的、势力较大的反孙派,他们盘踞海南时间较长,尤其是邓本殷,有六年之久,他们的蜕变与反革命、反人民,我都会在书中做大量独家披露与分析。
二是以“事”而言,主要是革命、改省、开发三件大事,是孙中山经略海南的三件大事。其中,琼州革命,贯穿孙中山生命的最后20年;琼崖改省,孙中山曾经推动三次,直到逝世;海南开发,出现在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中,在他身后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以宋子文1936年返乡为显著标志。民国开发海南之风潮,实与孙中山有莫大关系。
三是以“社会”而言,琼崖当时的社会面貌,是上述人与事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总的来说那时的海南暗无天日,民不聊生。书中通过当时的名人游琼见闻,对此给予场景式反映,让今天的读者明了彼时的琼崖社会是多么黑暗。这点在第二卷、第三卷中会反映得更充分。目前大家看到的还只是第一卷,即1905年至1913年的内容,叙事区间是同盟会成立到“二次革命”失败。
记者:写《孙中山与海南》有什么样的收获?
钟业昌: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可以说书中的史料百分之七八十是首见,这也是令我感到震撼并深受鼓舞的,所谓“痛并快乐着”,大概就是这样。我想研究的疑点问题、想要寻找的佐证史料,基本上都能得到。据此,我已解读1912年的“琼州改省案”始末,接下来我还要还原1914年的“林文英案”和1917年的“陈侠农案”,那是非常震撼人心的。
关于清末民初那段海南历史,现在看到的书籍、文章非常多,但大都互相传抄,而且大多抄自随国民党败逃到台湾的海南人写的书,如澄迈人王家槐撰写的《海南近志》、琼山人陈俊编著的《海南近代人物志》等,且都不注明出处,鲜有亮出第一手材料者。由于掌握史料有限,一些作家、专家的写作就露出短板,留下遗憾,这些我在书中都有所指出。
写作过程中,我基本上是拿出曾经的“新闻人”的基本功(见人、见事、见精神),去“挖地三尺”,大量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使用,让我兴奋不已,欲罢不能,也使我对海南那段历史有了很多的新发现。
记者:写《孙中山与海南》得到什么启示?
钟业昌:《孙中山与海南》这套书,总体上是再现孙中山从出生到逝世几十年间的生命激荡史,以及与此相关的海南人民的苦难奋斗史,这方面的启示,正如该书腰封上提炼的文案“鉴往知来:经略一岛,关乎全国”。
孙中山经略海南的三大历史贡献(琼州革命、琼崖改省、海南开发),对新时代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比如说,海南自贸港建设要联动粤港澳大湾区,与广东相向而行;推动琼州海峡、北部湾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这在孙中山的思想中都可寻得脉络。
甚至可以说,孙中山不但1912年就有“留意琼岛”之举,到1921年更有“将举岭峤,为天下则;宜先治琼,为粤矜式”的理想,这与当下“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的浩荡大势,都是前后辉映、震古烁今的。
作为作者,本人希冀读者借由阅读《孙中山与海南》,能回到觉醒年代的琼崖场景,更加深刻地感受“鉴往知来”的历史现实意义。
《孙中山与海南(1905—1913)》
篇章目录
第一章 风起同盟会
第二章 在南洋
第三章 榆林军港
第四章 千年一叹
第五章 图海南
第六章 末代琼崖道
第七章 留意琼岛
第八章 琼州改省案
第九章 改省张本
第十章 鼎革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