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惠斌
“在各种艺术作品中,我特别喜爱图画。”作家老舍创作之余酷爱名家书画,尤其喜欢齐白石的作品。但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老舍并不认识齐白石,因此也无缘得到白石老人的画作。
1933年,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时,因为给好友、作家许地山帮了点忙,事成后,许地山问老舍:“我要送你一点小礼物,你要什么?”老舍毫不迟疑地说:“我要一张白石老人的画!”老舍知道,当时许地山住在北平西城,离齐白石住的跨车胡同不远,而且他们颇为熟稔,时有交往。在许地山的热心牵线下,齐白石画了一幅《雏鸡图》,题款“舍予先生清属,癸酉春二月,作于旧京寄萍堂上,齐璜”,下钤“白石翁”白文印。当年,白石老人的润例为60元,因有许地山出面,老舍仅付了30元润资。画面右上方,一只鸡笼,笼门已打开,17只小鸡飞奔而出,分布整个画面,笼内仅剩下一只小鸡迟迟不愿出来……毛茸茸的小鸡活泼可爱,栩栩如生,它们体态各异,或前或后,或右或左,或正或侧,或单独或三五一群,错落疏密、浓淡相宜,堪称白石老人的精品力作。
老舍收到《雏鸡图》,大喜过望,托人精心装裱后,在画轴题签上郑重写下:“白石翁雏鸡出笼图,一九三三年,老舍。”逢年过节,总要拿出来张挂几天,细细品味,钟爱有加,视若珍宝,甚至表示,即便有人拿宋徽宗的画来换,他也绝不同意,因为“这是我最钦佩的画师所给,而又是好友所赠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老舍于1938年离开济南,只身南下,奔赴武汉,以文艺为武器投身抗日大潮。他嘱咐家人:“什么东西都可放弃,这张画万不可失!”妻子胡絜青回到北平,在师大女附中教书,一人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十分拮据。不久,在朋友推荐下,她来到齐白石家,辅导其四子、五子报考辅仁大学。胡絜青教课认真,齐白石很是欣赏。齐白石曾为胡絜青画了一幅二平方尺的《虾蟹图》(润笔费400元),画面上6只虾高低参差,身体半透明,几欲游出纸面。右端题款:“絜青女士清属,庚辰六月,白石老人”,下钤“齐大”朱文印。
1943年秋,胡絜青携舒济、舒乙、舒雨三个孩子,并带了《雏鸡图》《虾蟹图》,从北平辗转来到重庆北碚与老舍团聚。再度看到齐白石的画作,老舍高兴至极,将它们挂在蔡锷路上的自家客厅里,顿时蓬荜生辉。老舍家里有两件齐白石画作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文艺界的朋友们纷至沓来,一睹为快。不料,消息传来传去,最后竟成了“老舍夫人带来了一箱子‘齐白石’”“老舍成了富翁,发了横财”等言语,愈演愈烈,几成谣言。
老舍哭笑不得,1944年1月7日,他在“头昏斋”书房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自嘲道:“假若我真有一箱白石翁的画该多么好呢!一箱子!就说是二尺长、半尺高的一只箱吧,大概也可以装五百张……想想看,以二千元一张画说吧,五百张该合多少钱?”他不无调侃地遐想,自己若真有一箱子齐白石的画,那就在重庆“开一次展览会,一来是为给我最佩服的老画师作义务的宣传,以示敬意;二来是给大家个饱眼福的机会。在展览的时候,我将请徐悲鸿、林风眠、丰子恺诸先生给拟定价格,标价出售。假若平均每张售价一万元吧,我便有五百万的收入。收款了以后,我就赠给文艺界抗敌协会、戏剧界抗敌协会、美术界抗敌协会、音乐界抗敌协会各一百万元。所余的一百万元,全数交给文艺奖助金委员会,用以救济贫苦的文人——我自己先去申请助金五千元,好买些补血的药品,疗治头昏。”文末笔锋一转,建议大家:“请去北碚,还是看一看我藏的十八只鸡雏和内人的六只虾吧,你一夸奖它们,我便欢喜,庶几乎飘飘然有精神胜利之感矣!”
文章后来发表在1944年2月11日《时事新报》上。老舍诙谐幽默,谈笑间不仅将造谣者挖苦了一番,还以春秋笔法,揭示了陪都文人清贫、困顿的窘迫生活,一时传为佳话。
(作者系上海市崇明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