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定安翰林镇从江西引进红芽芋产业
预计今年产值达300万元

  本报讯(记者李豌)近日,定安县翰林镇铅山红芽芋海南基地芋头迎来丰收。连片种植的芋头地里,70余名工人正忙着割芋禾秆、采挖芋头、分拣芋头、打包装车。

  “这是第一次在翰林镇种植红芽芋。这里位于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温度高、光照强、降水量多,能够缩短红芽芋的生长周期,可实现红芽芋错峰上市,增利促销。”翰林镇铅山红芽芋海南基地负责人傅利才介绍,铅山红芽芋中膳食纤维含量非常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1、B2和多种矿物质元素,是非常理想的健康食品。2023年11月,该产业由翰林镇从江西引进。

  目前,该基地主要将红芽芋批发销售往杭州、上海等地的大型超市、市场,销路稳定。基地今年共种植350亩,亩产3000斤左右,预计可收获约500吨红芽芋,产值为300万元。截至目前,已采挖40亩红芽芋,销售收入40万元左右。

  对于本地农民而言,红芽芋的种植不仅使他们通过土地流转获取租金收入,拓宽了增收渠道,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

  “这个种植基地大,需要的工人多,按照数量结工钱,干得多得的也多,大家都很有干劲。”基地上正在分拣芋头的翰林镇居民吴大姐高兴地说。

  据了解,基地每天有约70至80人进行采挖打包工作,以计件的方式计算工资,每人工资约200元/天,截至目前,累计为450人次提供灵活务工,采摘工期还将持续半个月。

  据悉,下一步,翰林镇铅山红芽芋海南基地将采用“旱水两季”高效轮作模式,即“一季红芽芋+一季水稻”的种植模式,既保证了农民增收,又保障了粮食生产,同时将学习更好的种植技术,拓展基地规模,科学实现增产增收。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4版:民生新闻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专题
   第007版:广告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封面
   第014版:海之南
   第015版:物种
   第016版:人物
   第017版:故事
   第018版:乐活
   第019版:鉴藏
   第020版:访谈
   第021版:文苑
   第022版:随笔
   第024版:影视
腾出车位181个,方便群众就医
广播剧《深海一号》作品研讨活动在京举行
茶话会里解民惑
“高质量发展浙江行党报大调研”走进杭州医药港
打卡多肉植物园
海南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旅游形象标识公开征集
海南交行推出南繁育种贷
屯昌力争今年黑猪出栏量增至18万头
海口举办和美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
定安翰林镇从江西引进红芽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