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23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物共生,共同守护多样之美

  ■ 魏燕

  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从仅存2群不足10只,增至6群37只;坡垒种群由2000年的900余株,增长至近3.2万株;来到海南越冬的黑脸琵鹭数量屡创新高……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亮眼成效引人关注。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物种在海南“安家”。

  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人类福祉,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实也是保护人类自己。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有的物种对环境特别敏感,水、大气、土壤等因素的轻微变化,都会导致它们的不适应甚至灭绝;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如砍伐森林、滥用农药、过度捕捞、排放二氧化碳等行为都会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损失。有科学家预测,在未来几十年里,地球上大约有100万个物种将受到灭绝的威胁。生物多样性消失速度加快,保护刻不容缓。

  海南岛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热点地区之一,也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天然基因库。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海南的自觉选择和重大责任。从栖息地保护、保护地建设、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到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海南通过健全法律政策体系,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等措施,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这需要坚持生态为先,持续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珍稀物种培育的前提,还可以吸引更多的物种迁移。海南生物资源库里,尖峰水玉杯、海南小姬蛙、海南炭团菌、海南马铃苣苔……越来越多的新物种被发现,黑脸琵鹭、勺嘴鹬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逐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是海南这些年坚持生态为先、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有力证明,也是海南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

  另一方面,还可依托多样化的物种资源,积极探索生态变现的新路径、新模式。东方大田坡鹿保护区建立后,有效保护了坡鹿这一珍稀物种,保护区也成为著名景区和科普教育基地;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十余年修复,不仅红树林保护成效明显,也带来了经济效益,有本地青年回乡创业年营收超700万元。可见,保护和发展并不矛盾,只有让群众在保护珍稀物种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充分激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良性循环。

  每个物种都有独特的魅力,每种生物都有生存繁衍的权利。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人都是践行者和监督者。期待更多人自觉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中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海南故事”跨越山海、走向世界,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关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第004版:关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本省新闻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世界新闻
   第011版:教育周刊
   第012版:广告
我省发布6件种业领域典型案例
我省在242个村(居)委会 巡回放映健康素养宣传片
昌江加快推进 清洁能源高新产业园建设
端午临近 粽子飘香
乐东多措并举 抓紧抓细家风建设
海南中学生球队获3项冠军
万物共生,共同守护多样之美
注水的“划线价”划破了法律底线
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仿冒身份直播,底线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