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记者 邱江华
5月26日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一头在三亚搁浅的短肢领航鲸“海棠”,在距三亚海岸70海里、水深500米的海域被成功放归大海。这是我国首次成功救治搁浅短肢领航鲸,长达145天的救治历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你对“鲸鱼”的了解,从哪里开始呢?是从这一场拼尽全力的救治行动,还是科普书籍、影视纪录片?几千年来,人们对鲸鱼的想象与对海洋探索的热情是同步的。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以及一次又一次救助实践,人们对鲸鱼的认识愈发清晰。
“鲸鱼”非鱼,
而是一种哺乳动物
鲸鱼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巨型生物,虽然挂名一个“鱼”字,但其并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鲸为胎生物,总体上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很锋利的牙齿。全世界约有90种鲸类动物,我国海域有30多种。
人们至今无法确定发现鲸鱼的最早时间,河南安阳殷墟中曾出土鲸骨,中国古人对这种大鱼的认识或许不晚于殷商。古往今来对鲸鱼的称呼很多,《尔雅》里称之为“鰕”,三国时“鲸鲵”叫法比较普遍,唐朝以后又唤名“海公式”。
庄子在《逍遥游》里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有专家认为,古人所说的鲲很可能就是鲸鱼,人们知道鲸是海中最大的鱼,因罕有人见过它的大小,只好用虚化的数字来描述。
在海洋生物中,鲸类动物是十分聪明、神秘的动物。鲸鱼出水,是有讲究的。首先是“噗嗤”一声,海面冒出一支水柱来,随后露出了青色的背脊,慢慢翘尾空翻,像一只巨大的蝴蝶停落在海面,只是短短几秒便潜入深海中。
研究考察鲸类动物,也是同它们交流对话的过程。科研人员需先读懂它们的行为,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鲸类动物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与海洋生物声学研究室林文治博士从事鲸类动物行为学研究多年。他说,在科考中,如果碰到确实不喜欢接触人类的鲸,他们就选择不接近,否则会给其造成行为压力。
如何判断鲸类动物在排斥人类?“如果发现它一直背对着我们,那就说明它在回避我们,我们就会做出让步,不会采取激进的跟踪方式。否则,鲸类动物不高兴、不配合,科研人员也达不到研究目的。”林文治说。
哪些行为又表明鲸类动物喜欢亲近人类呢?林文治说,船只航行过程中会推起一些浪花,热带斑海豚、弗氏海豚、长吻飞旋海豚就会游到船头,钻进浪花里跳跃、翻腾,短肢领航鲸则会停下来集体把上半身浮出水面围观人类,表现出充满好奇的样子。
多个鲸类物种曾在海南近海出现
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科研团队多次前往我国南部海域进行鲸类科考,在2023年的一次科考任务中,科研人员共目击到深潜鲸类和远海型海豚动物58群次,并获取了大量鲸类图片、视频及音频资料。考察结果进一步证实,考察海域拥有较为丰富的鲸类物种。
据了解,经对考察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发现,本航次目击到的鲸类动物至少包含15个物种,其中深潜鲸类10种,包括抹香鲸、短肢领航鲸、瑞氏海豚、糙齿海豚、小虎鲸、小抹香鲸和侏儒抹香鲸以及3种珍稀喙鲸。
其中,抹香鲸体形似鱼,用肺呼吸,其头部巨大,下颌较小,仅下颌有牙齿,主要食用乌贼。抹香鲸体长可达18米,体重超过50吨,是体型最大的齿鲸,头部可占身体的1/3,无背鳍;潜水能力极强,是潜水最深、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
短肢领航鲸集群生活,通常结成数十头的小群或数百头的大群体,游泳中多排列成数头至10余头的小群活动。潜水时一般不露出尾鳍,当快速游动要出水时,头前方和沿着体侧的水面形成泡沫激浪。集群能力强,驱赶也不散群,若一头引游,群体紧跟。对声音反应敏感,闻声则向其反方向游离。
实际上,在海南出现过的鲸类动物还有中华白海豚、花斑原海豚等。
中华白海豚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虎鲸的近亲。中国最早发现中华白海豚的记录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有渔民称之为海猪。虽然名为“白海豚”,但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呈深灰色,成年的则呈粉红色。
花斑原海豚,身体呈纺锤形,背黑、腹白,由背而腹体色渐淡。喙黑色,喉部为灰色,下颌略淡,眼周围有黑环,全身颇多不规则小斑点。其性情活泼,喜跃出水面,也常尾随船只游泳。
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人们也愈发明白,鲸,于人类而言,不只是《说文解字》中描述的“海中大鱼也”那样神秘、神奇,而是具有更独特的科学意义和生态意义。
遇到一头搁浅的鲸鱼,该怎么救?
科技发达的当下,鲸豚救助仍然是个世界性难题。
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的研究显示,鲸豚搁浅原因复杂,可能和动物自身受伤生病、饥饿、年老、迷路、自然死亡有关,也可能受洋流、地形、气候、地磁异常等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还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
那么,当人们遇到一头搁浅的鲸豚时,该怎样救助?
“搁浅的鲸豚往往处于痛苦之中。”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说,抢救病人要把握“黄金4分钟”,鲸豚救援也类似。不是每头活体搁浅的鲸豚都有机会得到救助站的入场券,人类善意的帮助也可能加速它们与死神的会面。
在专业人员到场前,正确的操作可以为鲸豚后续开展救治争取时间。鲸豚不是鱼,不能全身泡在水里,但需要保持其皮肤的湿润,人们可站在水中托举鲸豚,让其呼吸孔露出水面,有条件的话,给鲸豚身上盖一条湿毛巾、为它打伞遮阳,待专业人员到场后,判断是可以直接放归还是将其转运进一步救治。没有专业人员指导,不建议公众将搁浅鲸豚直接推回大海,以免造成骨折等二次伤害。
据了解,目前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在海南认定了16家水生野生动物救助机构。进入救助站的鲸豚,即将迎来保育员和志愿者24小时的看护照料,但能否存活仍是未知数。只有极少数搁浅海豚能救治成功,回归大海。
目前国内尚未建立鲸豚放归的判断标准,放归之前,需要先由鲸豚救治的专家初步评估,再向业务主管单位申请,最后由多方专家共同评估,判断鲸豚是否恢复自主游动等大海生存技能,选择合适的放归海域后方能择日启程。
在蒲冰梅看来,鲸豚救援成功率低,一方面是因为救助条件不足,鲸豚搁浅是突发事件,没有固定的救援人员,缺乏完善的救护装备和专业的救助机构;另一方面是人类对鲸豚的了解太过有限,相关科学研究不足,很难及时找准搁浅鲸豚的病因并有效施治。
“虽然鲸类动物的栖息环境较为特别,公众很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但不意味着它们离我们很遥远。”蒲冰梅说,搁浅鲸豚的生还概率渺茫,但哪怕救不活,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生物圈,保护海洋生物,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